清·王昶2
濟南府治3,為濟水所經4。濟性洑而流5,抵巇6,輒噴涌以上。人斬木剡其首7,杙諸土8,才三四寸許9,拔而起之,隨得泉。泉瑩然至清10,蓋地皆沙也,以故不為泥所汩11。然未有如珍珠泉之奇。
泉在巡撫署廨前12,甃為池13,方畝許,周以石欄。依欄矚之,泉從沙際出,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日映之,大者為珠,小者為璣14,皆自底以達水面,瑟瑟然15,累累然16。《亢倉子》云17:“蛻地之謂水,蛻水之謂氣,蛻氣之謂虛18。”觀于茲泉也信。是日麗新霽19,偕門人吳琦、楊環棟游焉20,移晷乃去21。濟南泉得名者凡十有四,茲泉蓋最稱云22。
1 本文選自《湖海文集》。珍珠泉:在濟南市舊城中心。2 王昶(chǎng)(1724 -1806):字德甫,清代著名學者,有《春融堂集》、《湖海文集》等。3 府治:府衙所在地。4 濟水:源出河南省,流經濟南市。5 性:指水性。洑(fú):水在地下伏流。6 巇(xī):裂隙。7 剡(yǎn):削尖。首:指木的頂端。8 杙(yì):小木樁。用作動詞,將木樁插入。9 許:約數。10 瑩然:晶瑩澄澈的樣子。至清:極清。11 汩(gǔ):擾亂。12 巡撫:清代一省之最高官。署廨(xìe):衙門。13 甃(zhòu):用磚砌池壁。14 璣 (jī):不圓之珠,此指小珍珠。15 瑟瑟然:形容水珠映日時光閃閃的樣子。瑟瑟,本為碧珠。16 累累然:一連串的樣子。17《亢倉子》:書名,實為唐代王士元據《莊子·庚桑楚》義,取《老子》、《列子》等書補輯而成。18“蛻地”三句:意為水從地中出,水化為氣,氣化為無。蛻:蛻變。19 霽:雨晴。20 門人:學生。21 移晷(guǐ):日影移動,表示經過一段時間。22 最稱:最有名。
【析點】 寫濟南之泉的文章頗多,此篇卻獨以筆調平易,內容奇特浪漫見長。文之開篇即以寥寥數字,寫出濟南之所以為“泉城”。“性洑而流”的濟水,“抵巇輒噴涌以上”,為泉城濟南涂上了一層神奇的色彩。而更奇異的莫過于“人斬木剡其首,代諸土,才三四寸許,拔而起之,隨得泉”,讀之者真覺自己若是走在泉城大地,定要輕手輕腳如履薄冰,否則一跺腳還真可能踏出個通天泉來! 但作者以為最奇妙的還是珍珠泉:“泉從沙際出,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串串氣泡自泉底出,細如散珠,在陽光的照射下晶瑩閃爍,撲朔迷離。全文內容浪漫如此,作者筆調卻平靜穩便,如敘尋常。真可謂“玩華而不失其實,酌奇而不墜其樸”,著實令人欽佩。至于篇中文字也更如珍珠泉一樣字字珠璣,玲瓏剔透
上一篇:《游點蒼山記二則》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湖山小記》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