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歐陽修
呂文穆公蒙正以寬厚為宰相2,太宗尤所眷遇3。有一朝士4,家藏古鑒5,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獻以求知6。其弟伺間從容言之7。公笑曰:“吾面不過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敢復(fù)言。聞?wù)邍@服,以為賢于李衛(wèi)公遠矣8。蓋寡好而不為物累者9,昔賢之所難也。
1賄:賄賂。2呂文穆公蒙正:呂蒙正,謚號文穆,宋太宗時為宰相。3太宗:宋太宗趙光義。眷遇:看重。4朝士:在朝廷做官的人。5鑒:鏡。6因:借著。求知:求得賞識。7伺間(jian):找機會。從容:意為隨便、自然。8李衛(wèi)公:李靖,曾被封為衛(wèi)國公,唐代賢臣,但史書記載,他死后身邊留有不少精巧珍奇的玩物。9寡好(hao):少有嗜好。累(lei):牽涉。
【析點】 行賄受賄是舊日官場所習見,何況行賄的“朝士”所獻并非赤裸裸的金銀財物,而是堪稱雅玩的古鏡,賄賂行為已掩藏于風雅的外衣之下;何況接受者更非一般人,而是身居“萬人之上”又深受皇帝“眷遇”的宰相? 但是呂蒙正不為奇物所動,拒絕為“求知”而行的賄賂,確是十分難得的。所以歐陽修贊嘆他“寡好”,“不為物累”,即使“昔賢”也難以做到。
歐陽修的贊嘆溢于言表,但更不可忽略他在字里行間及人物行動細節(jié)中所蓄含的更為深厚的贊頌之意:朝士不敢當面行賄,可見呂公素有清廉的名聲;其弟也不敢直言賄賂,看出呂公一向疾賄如仇;呂公笑說幽默的話拒絕古鏡,顯示了一個“寬厚”長者的可親形象,正與開篇處的介紹相呼應(yīng),又顯示了他風趣的性格;他的弟弟不敢再說,正是呂公清廉正直品格的震懾力量。通過行動細節(jié)不動聲色地寫人物性格,寓褒貶之意,這是我國文學(xué)刻畫人物的傳統(tǒng)手法,歐公記前輩軼事,深得此法之妙。“寡好而不為物累”,“昔賢之所難”,以昔賢與呂公作比,是贊,更是嘆。贊呂公之高尚、難能,又嘆昔、嘆今、嘆人、嘆世,意味深長。
上一篇:《報袁淑明書》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招陳生賞菊》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