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袁宗道
從石首至岳陽2,水如明鏡,山似青螺,蓬窗下飽看不足3。最奇者墨山僅三十里4,舟行二日,凡二百余里,猶盤旋山下。日朝出于斯,夜沒于斯,旭光落照,皆共一處。蓋江水索回山中5,故帆檣繞其腹背6,雖行甚駛7,只覺濡遲耳8。
過岳陽,欲游洞庭9,為大風(fēng)所尼10。季弟小修秀才,為《詛柳秀才文》11,多謔語12。薄暮風(fēng)極大,撼波若雪,近岸水皆揉為白沫,舟幾覆13。季弟曰:“豈柳秀才報(bào)復(fù)耶?”余笑曰:“同袍相調(diào)14,常事耳。”因大笑。
明日,風(fēng)始定。
1本文為作者自故鄉(xiāng)上京任職時(shí)途中游覽之作。岳陽:今湖南省岳陽市。2石首:今湖北省石首縣,濱長江。3蓬窗:船窗。蓬,同“篷”。4墨山:在湖北省石首縣及湖南省交界處。5縈回:曲折往復(fù)。6帆檣:指船只。檣:桅桿。腹背:指山的凸出處與凹曲處。7甚駛:意為船行駛甚速。8濡遲:遲緩。9洞庭:即洞庭湖。10尼(ni):阻。11季弟:小弟。小修:袁中道,字小修。詛:咒罵。柳秀才:指唐代傳奇《柳毅傳》中的柳毅,傳奇中他為受夫家虐待的龍女傳書到洞庭龍宮,龍君招他為婿。12謔(xue)語:玩笑話。13幾(ji):幾乎。覆:顛翻。14同袍:穿同樣衣服的人,意指季弟與柳毅同為秀才。調(diào):調(diào)笑。
【析點(diǎn)】 須知此文是作者由故鄉(xiāng)進(jìn)京赴任途中游覽之作,近乎“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洛城花”的,況行于“水明如鏡”的江上,觀形“似青螺”的山巒! 再加“僅三十里”的墨山,竟“舟行二日”,行程“二百余里猶盤旋山下”、“旭光落照皆共一處”的“最奇”之景,怎能不“蓬窗下飽看不足”! 船行甚速卻“只覺濡遲”一筆,并非心生倦意與厭意,它一方面突出了江水“縈回山中”“帆檣繞其腹背”的新奇經(jīng)歷,一方面也流露出了一些盼望早日進(jìn)京的心情。
洞庭遇風(fēng)雖“舟幾覆”,而猶聞舟中笑言謔語,猶觀大風(fēng)撼起的“若雪”波濤,正是作者赴任途中歡愉心情的表現(xiàn)。真是心順百事順,險(xiǎn)境亦有可觀可賞
上一篇:《山居雜談》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崔昭行賄事》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