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陌春風早,東鄰曙色斜。一花開楚國,雙燕入盧家。眠罷梳云髻,妝成上錦車。誰知如昔日,更浣越溪紗。
領聯發“新”字極鮮艷,移詠早春不得也。或疑后半稍泛,不知正從“新”字想入,但用意遠,須細參。
【箋釋】
[南陌] 南面的道路。沈約《鼓吹曲同諸公賦·臨高臺》:“所思竟何在,洛陽南陌頭。”沈佺期《李舍人山園送龐邵》:“東鄰借山水,南陌駐驂騑。”
[盧家] 古樂府中相傳有洛陽女子莫愁,嫁于豪富的盧氏夫家。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早嫁東家王。”后亦泛指富裕之家。雙燕,唐沈佺期《獨不見》:“盧家少婦郁金香,海燕雙棲玳瑁梁。”
[云髻] 高聳的發髻。《文選·曹植〈洛神賦〉》:“云髻峨峨,修眉聯娟。”李善注:“峨峨,高如云也。”
[越溪紗] 相傳越國美女浣紗于越溪。《太平御覽》卷四七引晉孔曄《會稽記》:“勾踐索美女以獻吳王,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先教習于土城山。山邊有石,云是西施浣紗石。”李白《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西施越溪女,明艷光云海。”又,王維《西施詠》:“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君寵益驕態,君憐無是非。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輯評】
《瀛奎律髓》卷七方回評:此蓋賦所謂莫愁者,用驪姬、西子事遺意。馮舒評:方評于莫愁事不知所出。馮班評:全謬,不是驪姬事。陸貽典評:批誤。李光垣評:末言富貴之余,不復追憶貧賤事。紀昀評:此乃麗而不俗。末二句譏其游冶,卻不露骨。
《重訂唐詩別裁集》卷一一:詩意詠美人新暮,與泛然詠春不同。
上一篇:《秋夜泛舟》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長信宮》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