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壽陽曲 答盧疏齋
珠簾秀
山無數,煙萬縷,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兒活受苦,恨不得隨大江東去。
這首小令在《太平樂府》中原題作“答前曲”。“前曲”指的是盧摯的[雙調·壽陽曲] 《別珠簾秀》。
珠簾秀本姓朱,是元初著名的女伶,“雜劇獨步一時,駕頭、花旦、軟末泥等,悉造其妙,名公文士頗推重之”。她和元曲名家王惲、胡祗遹、關漢卿、馮子振等都有交往,諸家皆有贈詞贈曲。而與盧摯則情好甚密。然而,一為青樓女伶,一為翰林學士,好景難于持久。珠簾秀要離別而去,盧摯心情十分痛楚,江邊送別,遂贈小令一曲。
才歡悅,早間別。痛煞煞好難割舍。畫船兒載將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一曲歌罷,珠簾秀深為感動,不由得離情倍增,詩思泉涌,隨口和曲一首,道出了催人淚下的衷腸熱語。“山無數,煙萬縷”,這是離別的背景:山,一座連一座,一重疊一重,數不清,看不盡,遮斷了離人的視線;煙,一縷接一縷,一團挨一團,千絲萬縷,迷迷茫茫,模糊了離人的淚眼。這無數山、萬縷煙,構成了一幅蒼涼的場景、悲凄的氣氛,奠定了小令的基調。下面三句,全寫離人之情。“憔悴煞玉堂人物”,“玉堂”,為宮中殿堂,后來人稱翰林院為玉堂。“玉堂人物”指盧摯而言。所愛分離,后會無期,焉能不憔悴! “倚篷窗一身兒活受苦”,“篷窗”,為船艙之窗。珠簾秀乘船離去,雙雙對對變作只身孤影,豈不是活活受苦!倚窗凝望,傷如之何! “恨不得隨大江東去。”難分難舍難別離,恨不得拋卻功名、舍掉性命,隨所愛之人,遠走天涯。
這首小令既寫了離別的場景和氣氛,又抒了雙方深摯悲切的感情。景渾而情濃,不愧為才女佳制。
上一篇:雙調·壽陽曲思舊(三首)·邦哲|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雙調·慶東原失題·白樸|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