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張養浩散曲《朱履曲·警世》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才上馬齊聲兒喝道。只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禍來也何處躲? 天怒也怎生饒! 把舊來時威風不見了。
(據隋樹森編《全元散曲》,下同)
張養浩(1269—1329)字希孟,號云莊,濟南(今屬山東)人。在元武宗至大(1308—1311)年間,曾拜監察御史,上書萬余言議論時政,要求改革,為權貴所忌,險遭慘禍;罷官后一度化名隱遁。仁宗(1312—1320)即位后召為右司都事,官至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英宗至治元年(1321),上疏諫元夕內廷張燈,感仕途險惡,棄官歸隱,屢召不赴。
這只《朱履曲》大約是他退隱期間寫的。他飽經宦海風波,對統治者喜怒無常和官僚們互相傾軋有深刻的了解,因而寫下了這只曲子,題曰“警世”,實際是“警官”。
首句的意思是: 剛一上馬,吏役們就奔向前面,齊聲喝道:“行人快躲,長官過來了!”這一句,先突出當官的威風。當官既然如此威風,那還有誰不愿當官呢?然而出人意外的是,作者卻接了這么一句:“只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意思是: 就是這“才上馬齊聲兒喝道”的威風,便是送掉他的性命的禍根。作者是說做官不要讓人“喝道”嗎?不是的。因為封建社會的高級官員出行都有人為他們“喝道”,這是制度。作者的本意是警告人們不要作官,一做官就有送命的危險。第三句是對第一、二句的補充: 如果陶醉于“才上馬齊聲兒喝道”的威風而不警惕于送掉性命的危險,那就會把你“直引到深坑里”去,當掉進深坑之時才“心焦”,那就悔之晚矣!四、五兩句,極寫掉進“深坑”之后的焦灼感和狼狽相,而以“把舊來時威風不見了”一句照應首句,結束全篇,完成了“警世”的主題。
曲與詞風格不同: 詞婉而曲直,詞隱而曲露。這只曲子語言通俗、潑辣,首句單刀直入,極寫作官的威風,用的是欲抑先揚法,所謂“抬得高,才跌得響”。接下去,極寫作官召禍,層層進逼,直寫到“威風”掃地,才戛然而止,令熱衷于高官厚祿者讀之,有如當頭棒喝。可謂既“直”且“露”,略無含蓄,其“警世”之意,便從這“直”“露”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上一篇:詩歌·樂府民歌《有所思》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孔融詩《雜詩》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