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峰千古寺,豈易得躋攀。
一夢幾回到,片心長此閑。
溪光涵石壁,秋色露松關。
靜室孤禪后,寒鐘夜滿山。
所謂云門寺有三處: 一在韶州; 一在相州; 一在越州。智仁行狀待考,管見以為此詩中的云門寺系越州的云門寺。此寺肇建于晉義熙中,初名云門山寺,亦名云門精舍,智永禪師曾在此居住三十年,唐貞觀中,其徒辨才禪師繼之,歷來香火不絕,為佛教名剎。
云門寺歷史悠久,令人向往。首句 “秦峰千古寺,豈易得躋攀”,這個 “攀”字既指山道的登攀,也指精神上的高攀。“一夢幾回到,片心長此閑”,詩脈一以貫之,詩意流轉自然,看似平淡,卻饒有深意。云門寺是初游,卻似舊游,因為夢中曾數次到過這個地方,佛家所謂宿緣也。而此心也只有在這里才能寧息。
“溪光涵石壁,秋色露松關”,對仗很工整,“涵”、“露”兩個動詞使山寺間的整個自然環境都活起來了。這是靜中之動。
結尾由動歸靜。關于 “靜室”,《大智度論》卷十七有一段解釋:“常樂涅槃從實智慧生,實智慧從一心禪定生。譬如然燈,燈難能照,在大風中不能作用,若置之密室,其用則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若無禪定靜室,雖有智慧,其用不全,得禪定則實智慧生。”“靜室孤禪后,寒鐘夜滿山”,結尾余韻悠然。禪宗削平了佛門的高峻的門檻,看似把佛教世俗化,實則把世界禪化。寒夜的悠然的鐘聲布滿人寰,以至于使松風、溪聲、山壑、丘巒、白云、野鳥、翠竹、黃花……整個大千世界處處充滿了禪機。
上一篇:禪詩《瓔珞巖》原文|賞析
下一篇:禪詩《石屏路》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