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春怨》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白馬金羈遼海東,羅帷繡被臥春風。
落月低軒窺燭盡,飛花入戶笑床空。
這是一首閨怨詩,其內容是寫一位婦女因丈夫遠征未歸、獨守空閨而產生的愁怨情緒。
起句“白馬金羈遼海東”,先寫征夫。白馬金羈,引用的是盧思道《從軍行》中的詩句:“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犀渠,是用犀牛皮制成的盾。羈,馬絡頭。俠,俠義。偃月、魚麗,均為作戰陣形。左賢,即匈奴左賢王。這六句詩大意是說,北方戰爭的烽火,已照耀著甘泉宮,邊境告警,將士們整裝從長安出發,出了祁連山,勝利向前,逐趕匈奴統帥。李 白此處借用“白馬金羈”是企圖表明思婦之夫是位英武的俠義少年,他為國遠赴邊疆,奮勇殺敵。遼海,為古遼東郡地,方圓千余里,因南臨大海,故古人多稱為遼海。此指代遙遠的邊疆。開頭這句是全詩的中心,也是全詩的關鍵,它是思婦產生怨恨的根源。
次句“羅帷繡被臥春風”,暗寫少婦。羅帷繡被,為臥室用品?!芭P春風”的主人公應是這位少婦?!按猴L” 二字,一是為扣題,點明是春怨,二是表明正是春風拂煦的好季節。照理說,這位少婦生活在充滿春光的室內,躺臥在羅帷繡被之中,心情應該是愉快的。然而,事實卻不如此。春風,有時熟悉人情:“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勞勞亭》);有時,卻故意惹人煩惱:“春風不相識,何事人羅幃”(《春思》)。因夫婿離家遠征,少婦面對溫暖的陽光、和暢的春風,只能增添悲愁。
緊承上句的“臥”字,第三句寫少婦夜間久久不能入睡的情狀。作者運用擬人化手法,賦予“落月”及下句中的“飛花”以人的感情。落月低軒,是說西落的月亮低低地照進窗戶,表明夜已深。這就是蘇軾《水調歌頭》中所說的“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此詩雖沒有寫“照無眠”,但月亮照著難以入眠的思婦,是可以想見到的,因為落月一直窺視著室內的蠟燭,直到它燃盡為止。少婦思念征夫,因愁苦而不能入睡,故一直燃燭而臥。“燈火無情照獨眠”(江總《閨怨篇》),落月就成了思婦不能入眠的唯一見證者。
末句“飛花入戶笑床空”,是化用蕭子范《春望古意詩》:“落花徒入戶,何解妾床空”句意。蕭詩是說,落花徒然飛入窗戶,它不理解宮女獨守空床的愁苦心情,而李白反用其意,說飛花進入窗戶,見到少婦空床獨守而感到可笑。上句寫夜間,這句寫白天。無論黑夜還是白晝,思婦都寂寞獨處,只有“落月”和“飛花”與她為伴。但它們不同情她,相反,還窺探她,笑話她,可見她孤寂之甚、愁苦之深。
全詩無一字言“獨”、言“怨”,可是孤單、幽怨之意隱然見于言外。沈德潛說:“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主?!?《說詩晬語》)而李白此詩就具有這種特色,能就眼前景、口頭語,寫出弦外音味外味,淺中見深,風調悠揚。試與金昌緒《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相比,對這個特色就能體味得更深。金詩也是閨怨詩的名作,采用倒敘手法表現思婦對征夫的懷念之情。兩詩比較,雖都寫得言短意長,然而,金詩明白直露,李詩蘊藉含蓄。
上一篇:《李商隱·無題》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劉方平·春怨》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