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于謙·出塞》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健兒馬上吹胡笳,旌旗五色如云霞。①
紫髯將軍掛金印,意氣平吞瓦剌家。②
瓦剌窮胡真犬豕,敢向邊疆撓赤子。③
狼貪鼠竊去復來,不解偷生求速死。
將軍出塞整戎行,十萬戈矛映雪霜。
左將才看收部落,前軍又報縛戎王。④
羽書捷奏上神州,喜動天顏寵數優。⑤
不愿千金萬戶侯,凱歌但愿早回頭。
【注釋】 ①胡笳: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樂器,類似笛子。②瓦刺: 明代時蒙古族一部落。③撓: 擾亂。赤子: 百姓。④左將: 左翼將軍。戎王: 即敵軍頭目。⑤羽書:緊急文書。舊時文書加插鳥羽者為急件。
【鑒賞】 古代以 “出塞”為題的詩可謂積案盈箱,于謙的這首 “出塞” 詩有一般出塞詩所沒有的特色。這首詩通篇洋溢著一種面臨戰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前兩句有聲有色,聲為塞上三聲,色為威武之色,胡笳、旌旗,構成一幅塞上出征圖,威武雄壯又不乏樂觀。三四句寫全軍統帥,借用了 “紫髯將軍”這個典故,三國東吳的孫權為紫髯,人們稱之為紫髯將軍,這是用雄才武略的孫權來代全軍統帥,自然給人以威鎮四方、器宇不凡之感。孫子曰: “三軍不可奪帥”,而帥的形象則代表著軍隊的聲威。五六句是對瓦刺的一種輕蔑的指責。七八句是對瓦剌侵略行為的鄙視的描寫和自信的預言。九十句又回到本來的對整個軍容和氣勢的描寫上來。接下兩句正式描寫戰爭,寫得輕松自如。最后四句寫戰功上報,得到了皇帝的獎賞,也表達了戰士只愿打退外族侵略,不計較功名利祿的精神。
這首詩大概寫于瓦刺戰敗之后,當然它不是寫一次具體的戰爭,而是對這次戰役的一種藝術概括,表現了明軍在驅逐瓦剌入侵中的英勇精神和抵御外侮的信心,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和民族自信心。
文章作者:王翃
上一篇:愛國詩詞《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徐錫麟·出塞》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