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儲光羲《田家雜興(其六)》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儲光羲
楚山有高士①,梁國有遺老②。筑室既相鄰,向田復同道。糗糒常共飯③,兒孫每更抱。忘此耕耨勞,愧彼風雨好。蟪蛄鳴空澤,鶗鴂傷秋草④。 日夕寒風來,衣裳苦不早。
【作者小傳】
儲光羲(706?—763),潤州延陵(今江蘇丹陽)人,祖籍兗州(今屬山東省)。開元十四年(726)進士及第,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宜、下邽等縣尉。隱居終南別業。后出山任太祝,世稱儲太祝。遷監察御史。安史亂軍陷長安,被俘,受偽職。后脫身歸朝,貶死嶺南。其詩“格高調逸,趣遠情深”(殷璠《河岳英靈集》),以擅長山水田園詩著稱,“質樸之中,有古雅之味”(《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有《儲光羲集》五卷。
【解題】
此詩作年不詳。《田家雜興》組詩共八首,此為第六首。詩中寫田家鄰里和睦,生活儉樸,末寫季節變化,暗示自己抽身不早。詩中的農村生活安靜淳樸,反映出詩人愛好閑適、向往隱逸的情懷,顯然受到陶淵明的影響。詩風質樸淡雅,但前后意境不夠契合。
【注釋】
①楚山:指商山,在今陜西商縣東南。高士:指漢代隱于商山的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人稱“商山四皓”。《水經注·丹水》:“楚水源出上洛縣西南楚山,四皓隱于楚山,即此山也。”
②梁國:指漢梁孝王封國,亦稱梁園、梁苑,在今河南商丘一帶。遺老:似指鄒陽、枚乘等,為梁孝王門客,梁孝王死后,枚乘歸淮陰。此處借漢代著名的老人喻指村居的老年人。③糗糒(qiu bei):炒熟的米、麥等干糧。④二句寫季節變化。蟪蛄(hui gu):昆蟲名,形似蟬,一名寒蟬,體小,色青,秋季鳴。《楚辭·招隱士》:“蟪蛄鳴兮啾啾。”鶗鴂(ti jue):亦作“鵜鴂”,即子規鳥、杜鵑鳥。 春末鳴。 屈原《離騷》:“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