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論語》七則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識,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順:對此有多種解釋。一般而言,指對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見也能正確對待。
[6]從心所欲不逾矩;從,遵從的意思;逾,越過;矩,規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2.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譯文】
[1]簞:音dān,古代盛飯用的竹器。
[2]巷:此處指顏回的住處。
[3]樂:樂于學。
孔子說:“多么有賢德啊,顏回!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多么有賢德啊,顏回!”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1]知:懂得、了解。
[2]好:喜歡。
[3]樂:以……為樂。
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4.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譯文】
[1]飯食,飯,這里是“吃”的意思,作動詞。疏食即粗糧。
[2]曲肱:肱,音ɡōnɡ,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彎著胳膊。
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譯文】
[1]斯:這。
[2]舍:舍棄。
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
6.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
[1]三軍:軍隊的通稱。
[2]匹夫:夫婦相匹配,分開說則叫匹夫匹婦,所以匹夫指男子漢。
孔子說:“一國軍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他的志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7.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
[1]博:廣也。
[2]篤:厚也。
[3“]志”有兩種解釋:一,“志”同“識”,記憶在心;二,志向。在此,取其后者。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有堅定的志向,就與切身有關的問題提出疑問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上一篇:《《禮記》一則(《禮記·學記》教學相長)》中考必背古詩文集錦
下一篇:《《論語》十則》中考必背古詩文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