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舊北京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
(一)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現代著名作家,曾任小學校長、中學教員、大學教授。老舍一生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如《四世同堂》《駱駝祥子》《茶館》《龍須溝》等。
(二)人物:祥子是個人力車夫。他原是個破產農民,18歲時只身來到北京謀生。他要強、勤儉,對生活充滿希望,一心想買輛車,做一個獨立自主,不受人氣的洋車夫。經過三起三落后的他變得厚顏無恥、說謊耍賴,甚至出賣人命了。祥子才二十幾歲,就成了吃喝嫖賭,專為人出殯打幡的行尸走肉,一頭沒有思想的走獸,“只剩下那個高大的肉架子,等著潰爛,預備著到亂墳崗子去?!币詨櫬渫瓿闪怂扇说将F的悲劇一生。
(三)問題設計
祥子悲劇的深刻意義:
祥子形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舊中國的城市個體勞動者的典型。他的悲劇有著深刻的社會意義。首先,它有力地揭露和控訴了舊社會吃人的罪惡,點明其嚴重的后果,不僅摧殘了人的肉體,還毀滅了人的靈魂。其次,祥子的悲劇也是對個人奮斗道路的有力批判。作為一個城市個體勞動者,祥子那要強好勝的心胸是隸屬于他那個體小生產者的狹隘范疇的。他為自己描繪的藍圖是沒有別人在內的虛幻的個人小天地。他的掙扎和反抗,是孤立無援的個人奮斗。祥子悲劇的意義也正是這部小說所要表現的主題。
上一篇:《《魯濱遜漂流記》:孤獨而頑強的冒險者》中考必背古詩文集錦
下一篇:《《簡·愛》:人生追求的二重奏》中考必背古詩文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