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 這首詞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趙明誠分別之后所寫, 它通過悲秋傷別來抒寫詞人的寂寞與相思情懷。
課文注譯
薄霧濃云愁永晝(2),瑞腦(3)消金獸(4)。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5),半夜涼初透。
東籬(6)把酒黃昏后,有暗香(7)盈袖。莫道不消魂(8),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1) 選自 《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 (1084—約1151), 號易安居士 。 (2) 〔永晝 〕 漫長的白天 。 (3) 〔瑞腦〕 一種香料, 俗稱冰片。 (4) 〔金獸〕 獸形的銅香爐。 (5) 〔紗廚〕 紗帳。 (6) 〔東籬〕 泛指采菊之地, 取自陶淵明 《飲酒》 詩 “采菊東籬下”。 (7) 〔暗香〕 指菊花的幽香。 古詩 《庭中有奇樹》: “攀條折其榮, 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 路遠(yuǎn)莫致之?!?這里用其意。 (8) 〔消魂〕 形容極度憂愁、 悲傷。
文章鏈接
雨霖鈴
解題: 《雨霖鈴》, 唐玄宗時教坊大曲名, 后用為詞調(diào)。 霖, 一作 “淋”。 此詞寫別情, 為柳永的名作之一。 作者在傾訴難以割舍的離愁中, 同時也抒發(fā)了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 所以深感前途黯然無色。 通篇層層鋪敘, 上下闋通過襯托、 點染, 渾成一片。 寫景抒情都用白描, 形容盡致。 這是吸取了民間詞的特點, 在藝術(shù)上予以加工提高而形成的。
寒蟬凄切,對長亭(2)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3)無緒,留戀處(4)、蘭舟(5)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6)。念去去(7)、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8)。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9)?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此去經(jīng)年(10),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11)!
注釋:
(1) 柳永 (? —約1053), 原名三變, 字耆卿, 福建崇安人 。 (2) 〔長亭 〕 古時設(shè)在交通大路邊供行人休歇的亭舍, 也是送別的地方。 (3) 〔都門帳飲〕 都門, 京城, 指汴京。 帳飲, 在郊外張設(shè)帳幕宴飲餞別。 (4) 〔留戀處〕 一作 “方留戀處”。 (5) 〔蘭舟〕 相傳魯班刻木蘭樹為舟。 后用為船的美稱。 (6) 〔凝噎〕 一作 “凝咽”。 義同。 (7) 〔去去〕 表行程之遠(yuǎn)。 (8) 〔暮靄沉沉楚天闊〕 謂南天迷漫著層層的夜霧, 望去空闊無邊。 沉沉, 深厚貌。 (9) 〔今宵酒醒何處〕 設(shè)想之辭。 (10) 〔經(jīng)年〕 經(jīng)過一年或若干年。 (11) 〔便縱有、 千種風(fēng)情, 更與何人說〕 風(fēng)情, 情意, 深情蜜意。 情, 一作 “流”。 更, 一作 “待”。
譯文:
蟬聲凄涼, 對著送別的亭舍叫個不停, 暴雨剛停。 在汴京郊外張設(shè)帳幕宴飲餞別卻沒有飲酒的心緒, 正當(dāng)留戀的時候, 又在催促自己要乘船出發(fā)了。 握手時彼此已經(jīng)淚如雨下, 竟然口中凝噎, 沒有只言片語。 想到此行路途遙遠(yuǎn), 南天迷漫著層層的夜霧, 望去空闊無邊。
自古以來, 多情人總是對離別感到憂傷, 更何況是在冷落清冷的秋天呢! 現(xiàn)在酒醒之時, 身在何處呢? 可能那地方有柳樹吧, 微風(fēng)輕拂, 頭上還有一彎殘月。 這一離別就是許多年, 縱然是良辰美景, 但還有什么意義呢? 即使是與友人有很多深情蜜意,又對誰傾訴??!
上一篇:浣溪沙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
下一篇: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