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李白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注釋】
秋浦:地名,在安徽省貴池縣西。唐時此地生產銀和銅。紅星:火星。紅星亂紫煙:是指冶煉爐中的火星在紫色煙霧里飛濺的那種景象。赧:原意是因羞愧而臉紅,這里是形容冶煉工人被爐火映紅了的臉色。
【鑒賞導示】
李白這首詩描繪出一幅冶煉工人月夜冶鑄的壯美圖畫,很明顯是對冶煉工人的贊頌。這在李白的詩歌中是僅見的一首,在我國古代詩歌中也是少見的。
【鑒賞】
這是李白漫游秋浦所寫的組詩《秋浦歌》中的一首。這是一首正面描寫和歌頌冶煉工人的短詩。
開頭二句,一起筆就呈現出一幅色調明亮、氣氛熱烈的冶煉場景:爐火熊熊燃燒,紅星四濺,紫煙蒸騰,廣袤的天地被紅彤彤的爐火照得通明。詩人用了“照”、“亂”兩個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經煉入詩句,便使冶煉的場面卓然生輝。透過這生動景象,不難感受到詩人那新奇、興奮、驚嘆之情。后二句轉入對冶煉工人形象的描繪。詩人以粗獷的線條,略加勾勒,冶煉工人雄偉健壯的形象便躍然紙上。“赧郎”二字用得新穎,頗耐尋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臉紅,這里是指爐火映紅人臉。從“赧郎”二字,可以聯想到他們健美強壯的體魄和勤勞、樸實、熱情、豪爽、樂觀的性格。結句,關合了上句對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詩人獨特感受,也是夸張之筆,揭示了冶煉工人的內心世界,飽含詩人的贊美之情。
這是一幅瑰偉壯觀的秋夜冶煉圖。在詩人神奇的畫筆下,光、熱、聲、色交織輝映,明與暗、冷與熱、動與靜烘托映襯,鮮明、生動地表現了火熱的勞動場景,酣暢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煉工人的形象,確是古代詩歌寶庫中大放異彩的藝術珍品。
【鑒賞要點】
[1]名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2]以景寫情,情從景出。[3]語言清新自然。[4]采用夸張、映襯手法描寫。
上一篇:《【宋】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下一篇:《【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