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長江水,悠悠遠客情(2)。
落花相與恨,到地一無聲。
【注釋】
(1)南行:作者于中宗神龍元年(705),因被流放嶺南,貶為高要縣尉,遠在都城長安之南,故赴貶所稱南行。高要縣屬今廣東省肇慶市。其弟韋嗣立,也因張易之事發,被貶為饒州(今江西省波陽縣)剌史。
(2)遠客:流放嶺南的遠行客人,系作者自謂。
【賞析心得】
韋承慶與其父韋思謙和異母之弟韋嗣立,一門父子三人,均為宰相,這不僅在唐朝,就是在中國古代,也是極少有的事情。承慶在朝中尚能秉公辦事,到地方任職,也頗有政績。但因他兄弟倆依附專權內廷、敗壞政事的武后內寵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在中宗即位后,受到株連懲罰,內心不服也得服。據說,在承慶免冠待罪期間,適逢朝廷草擬赦書,眾人推他執筆,承慶應命而面色自若,援筆而就,其氣度與文筆為眾人嘆服。《南行別弟》這首絕句,便充分體現了韋承慶詩文的優美。“淡淡長江水”,寫的是詩人從云端跌落,免冠待罪,即將惜別親人,流放遠方的離愁,它就如春風吹動的長江水,微波興起、動蕩不定,極像被赦又被罰后,詩人矛盾而復雜的心情,說不清,道不明,只好用“淡淡”兩字概括之。“悠悠遠客情”,受罰,無可奈何;被赦,尚存希望。但一想到將要流放之地遠在南方千里之外,辭別親人的悵惘便油然而生。這一分離,從此相隔千山萬水,已成遠客的詩人,就只能悠悠地思念了。此時,詩人已過花甲,最后能不能回來都是個問題,生離可能就是死別,那就更加悠悠綿綿了。
兄弟倆同朝為相,史所罕見。今日事發,高位跌落,好比落花掉地,悄然無聲。兄弟離別,黯然神傷,唯有默默相對,悲痛難言,欲說無語。“落花相與恨”,兄弟倆內心中,好一個“恨”字了得!“恨”什么呢?從前兩句水“淡淡”、情“悠悠”來看,恐怕這兄弟倆多半是恨自己不該與人人欲誅之的壞人有牽連。這首詩將暮春暮年、兄弟離別、情意綿綿、無怨有恨的復雜心情刻畫得入木三分,將南行苦旅、生離死別、難舍難分表達得婉曲纏綿,簡直是寫絕了。
上一篇:韋承慶《南中詠雁詩》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釋紹嵩《口占》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