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 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注釋]
桂花:這里指冬開春落的桂花。澗:兩山夾水而流,稱為“澗”。
[鑒賞導示]
這首詩是王維題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之一。五首詩每一首寫一處風景,接近于風景寫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寫意畫。全詩描寫春夜山間異常寂靜的景象。
[鑒賞]
這首詩描寫了春山月夜的美景,創造了幽靜深遠的意境。
首句,以人的敏銳聽力,反映山林的靜謐。“人閑”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憂,說明詩人內心的閑靜。正因如此,所以能聽到極其微弱的“桂花落”,借此寫出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而兩者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次句,點明幽靜的客觀條件,并拓展了靜謐的意境。“夜”、“春”與“山”分別交代時間和地點,渲染幽靜,將“靜”的氣氛拓展到整個“春山”。三、四句,以鮮明、生動的形象,深化了“靜”字蘊含的意境。“月出”以擬人手法狀寫其態——有形有聲。“驚”字,寫鳥棲正酣,感月而驚之景。“時鳴”生動再現鳥兒驚疑、誤斷、安常處順的鳴叫間歇過程。“春澗中”,不單點出鳴叫地點,更是為了造境。如此一來,“桂花”、“月出”、“春山”、“山鳥”、“春澗”融為一體,組成美麗圖畫,而且與花落、鳥鳴一起,組成了萬籟俱寂時的自然妙曲。以動襯靜,倍增其靜。
總之,本詩用白描手法,寫了皎月倚山、桂樹玉立、鳥驚時鳴、春澗潺溪,組成了一幅明麗幽靜的“有聲畫”,又能使情與景、動與靜妙含其間,自然天成,詩味濃郁,堪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代表作之一。
[鑒賞要點]
[1]名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2]寫景時以動襯靜。[3]意境優美,意象鮮明。[4]以白描手法繪景。
上一篇:《[唐]李 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李 端·鳴箏》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