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 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注釋]
篁(huang):竹林。幽篁:幽深茂密的竹林。嘯:撮口發出悠長而清亮的聲音。這里指吟詠、歌唱。
[鑒賞導示]
這首詩也是《輞川集》組詩之一。在這首優美如畫的詩中,抒發了詩人山居的閑適之情和淡泊之志。
[鑒賞]
這首小詩是王維《輞川集》組詩中的第十七首。竹里館在輞川,因館在竹林而得名。詩寫的是作者閑適的生活和文雅的情趣。這與王維晚年過著亦官亦隱的優游生活有關。
詩中寫到的景物,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對普照大地的月亮,用“明”來形容,并不新巧,是陳詞。而“幽”、“深”二字只說明這片竹林的既幽且深的特點。這里,對景物寫得很隨意,沒有多少刻畫和涂飾。詩中寫人物活動,也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獨坐”、“彈琴”、“長嘯”。對人物,既沒有描繪其彈奏舒嘯之狀,也沒有表達其喜怒哀樂之情;對琴音與嘯聲,更沒有花任何筆墨寫出其音調與聲情。
表面看,全詩寫得自然平淡,實際上卻妙詩自成,境界自出,蘊含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通讀全詩,作者隱居生活的情趣,躍然紙上,儼然一幅詩人月夜竹下彈琴圖。月夜幽林之景空明澄凈,其間長嘯之人安閑自得,外景與內情融為一體。詩人在寫月夜幽林的同時,又寫了彈琴長嘯,是以聲響托出靜境。明月相照,不僅與“人不知”有對照之妙,也起了點破暗夜的作用。音響與寂靜的對比、光影明暗的映襯,都是匠心獨運,妙手天成。
[鑒賞要點]
[1]名句:“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2]意象迭現,形象鮮明。[3]采用對比、襯托手法寫景。[4]語言淡而有味。
上一篇:《[宋]晏 殊·示張寺丞王校勘》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宋]趙師秀·約客》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