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晏 殊
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滟滟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游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注釋]
寺丞:即太常寺丞。太常寺,掌宗廟祭祀之事。寺丞為主官之佐貳,亦為內部事務官性質。校勘:指崇文院校勘,掌圖書著作之事,為儒臣之職。
[鑒賞導示]
晏殊(991—1055),字同叔,臨川人。少年時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詩屬“西昆體”。其詩閑雅而有情思,語言婉麗,音韻和諧。
[鑒賞]
晏殊一生富貴閑適,風流多才思;又雅好賓客,喜拔擢后進。幕府之中經常游宴歌吟,詩酒唱和,多有即景感懷、娛賓遣興之作。本詩即其一,是示與幕中詩侶張先、王琪的。
首聯因時興感。起句點明時令。時值暮春三月,元巳清明將至未至之際,草木萌發,生機勃然。次句寫實景,有景有人。富貴之家,園林景致清幽。詩人沒有用纖秾的彩筆著意渲染,而是用白描手法勾畫出一個徘徊幽徑的自我形象。“獨徘徊”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頷聯承上思緒,渲染氣氛,烘托“徘徊”心情。清明佳節尚未到來,不定的春雨卻已透露春將闌珊的消息。年邁的詩人想到時光流轉,人生短暫,遲暮之感油然而生。雨不止,愁不斷,只得借酒自遣。“斑斑”形容雨點滴不斷之態,“滟滟”寫酒滿溢之狀,兩組疊字,低回要眇。
頸聯與上相承,又轉出新意。出句描寫詩人對花落去的眷戀,對句借燕子歸來抒寫歲月流轉、似夢非夢的朦朧思緒。虛實相間,屬對工巧,音節流暢,形成委婉凄迷的意境,寫景抒情中又含理趣。
尾聯反轉點題,出人意料。詩人既已領悟到人生的哲理,傷春嘆逝,無濟于事,猛然從愁思中振起,表示要以及時選才為己任。主旨豁然呈露。
此詩回環委婉,波瀾曲折。前六句寫景,一氣呵成,傷春情致含蓄纏綿。結句翼然振起,直抒胸臆。感情基調與前文殊不協調。此乃抑揚之法,先飽抒衰遲之愁,“無可奈何”一句暗轉,后突然揚起,氣局轉新,煥發出異常精神。愁思而不失理智,感傷而不失氣度,使對方受到激勵。
“無可奈何”兩句乃全詩警句,不僅寓情于景,還寓情于理,可謂情理兼勝,故千百年來傳誦不衰。讀之令人產生不斷的藝術聯想,又從中領悟到人生的哲理。
[鑒賞要點]
[1]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此名句曾被晏殊又填入了《浣溪沙》詞中。)[2]寓情于景,寓情于理。
上一篇:《[唐]王 維·相思》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王 維·竹里館》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