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明·高啟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夸天下壯。秦皇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我懷郁塞何由開,酒酣走上城南臺。坐覺蒼茫萬古意,遠自荒煙落日之中來。石頭城下濤聲怒,武騎千群誰敢渡?黃旗入洛竟何祥,鐵鎖橫江未為固。前三國,后六朝,草生宮闕何蕭蕭!英雄乘時務割據,幾度戰血流寒潮。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國,禍亂初平事休息,從今四海永為家,不用長江限南北。
【注釋】鐘山:即紫金山。“欲破”句:本句化用《南史·宗愨(què)傳》“愿乘長風破萬里浪”語。“秦皇”二句:《丹陽記》:“秦始皇埋金玉雜寶以壓天子氣,故名金陵。”瘞(yì),掩埋;蔥蔥,茂盛貌,此處指氣象旺盛。城南臺:即雨花臺。坐覺:自然而覺。石頭城:古城名,故址在今江蘇南京清涼山,以形勢險要著稱。黃旗入洛:三國時吳王孫皓聽術士說自己有天子的氣象,于是就率家人宮女西上入洛陽以順天命。途中遇大雪,士兵怨怒,才不得不返回。此處說“黃旗入洛”其實是吳被晉滅的先兆,所以說“竟何祥”。鐵鎖橫江:三國時吳軍為阻止晉兵進攻,曾在長江上設置鐵錐鐵鎖,均被晉兵所破。三國:本指魏、蜀、吳,詩中專指吳。六朝:本指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這六個朝代都以金陵為都。詩中專指南朝宋、齊、梁、陳四代,與吳對舉。蕭蕭:冷落,凄清的樣子。英雄:指六朝的開國君主。務:致力,謀求。圣人起南國:指朱元璋于江南起事,終成大業。圣人,指朱元璋,安徽鳳陽人,初從郭子興起兵于濠州,后奪取天下,建立了明朝。休息:休養生息。“從今”句:用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詩“從今四海為家日”句意。
【大意】浩浩長江來自萬山之中,兩岸山勢蜿蜒,全都隨著江流一并向東。唯獨鐘山像一條巨龍回旋西上,好似要沖破波浪駕乘長風遠行。長江與鐘山相互爭雄各不相讓,占據著優勝的地理形勢爭相夸耀是天下壯觀。秦始皇徒然埋下滿地的金珠寶貨,而金陵的王氣到現在更加旺盛。我的情懷郁結悶塞何時才能舒展?乘酒興濃酣走上這城南的高臺。頓感茫茫蒼蒼千秋萬古憑吊意,自荒煙落日間遠遠牽引來。石頭城下濤聲翻涌騰怒,縱擁千群騎兵聲威嚴武又有誰敢橫渡?誤信黃旗謬說吳主輕率統兵征洛,究竟是什么征兆?千尋鐵索橫鎖大江也未必算得上堅固。前有三國,后續六朝,往時的宮殿已生滿荒草一片凄清冷落!亂世英雄們乘著機運謀求統軍割據,多少次征戰殺伐鮮血匯流入江上寒潮。我今生幸逢圣人崛起在南國,禍亂初步平定百姓休養生息。從今而后四海永遠為一家,再也不用憑長江分界南北。
上一篇:《宋·黃庭堅·登快閣》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下一篇:《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