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周亞夫軍細柳①》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史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11)。天子先驅(12)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13)至!”軍門都尉(14)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15),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16)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17)。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18):軍中不得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19)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20)曰:“介胄(21)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22),改容式車(23)。使人稱謝(24):“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25)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注釋】節選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周亞夫,漢高祖時功臣周勃之子。軍,駐軍,駐扎。細柳,在今陜西咸陽西南渭河北岸。
〔文帝之后六年〕漢文帝劉恒后元六年,即前158年。
〔宗正〕官名。秦、漢時開始設置,管理皇室的親屬,為九卿之一。
〔霸上〕又作“灞上”。因地處霸水西高原上得名。在今陜西西安東,為古代咸陽、長安附近軍事要地。
〔祝茲侯〕爵名。
〔棘(jí)門〕原為秦時宮門。在今陜西咸陽東北。與霸上、細柳都在長安附近,是京城的軍事防區。
〔河內守〕河內郡太守。河內郡,郡治在今河南武陟西南。
〔已而〕旋即,不久。
〔銳兵刃〕使動用法,把兵器亮出來。
〔彀(gòu)弓弩(nǔ)〕把弩上的弓上好,以備隨時射擊。彀,張滿弓弩。
(11)〔持滿〕把弓拉圓。
(12)〔先驅〕先頭的衛隊、儀仗隊之類。
(13)〔且〕副詞,將要。
(14)〔都尉〕僅次于將軍職銜的高級武官。
(15)〔居無何〕過了不久。居,經過。無何,不多時,不久。
(16)〔持節〕手持皇帝頒給的節杖,表示代表皇帝。
(17)〔壁門〕營壘的大門。
(18)〔約〕規定。
(19)〔按轡(pèi)〕扣緊馬韁使馬緩行或停止。
(20)〔持兵揖〕手持兵器長揖到地。此系一種軍禮。
(21)〔介胄(zhòu)〕介,鎧甲。胄,頭盔。
(22)〔為動〕被感動。
(23)〔改容式車〕改容,面色嚴肅起來。式車,在車上表示敬意的一種動作,手扶車軾(車箱前端橫木),俯首向前。式,通“軾”,古代一種敬禮。
(24)〔謝〕兼有現代漢語“表歉意”和“致敬意”的雙重意思。
(25)〔曩(nǎng)者〕這以前,剛才。曩,指過去的一段短時間。者,附著于語尾的指稱性代詞。
【譯文】漢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舉進犯邊境。文帝就命宗正劉禮為將軍,駐軍霸上;命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棘門;命河內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來防備北面的胡人入侵。
皇上親自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坐著大馬車徑直地開進去,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送出迎進。接著,到了細柳軍營,那兒從將軍到士兵都是身披盔甲,手持銳利的兵器,拉滿弓、箭上弦,隨時準備射擊的樣子。皇上的先頭衛隊到了以后,不準進入。先頭衛隊的人說:“皇上就要到了!”把守軍營的武官說:“將軍有令:‘在軍中只聽將軍的命令,不聽天子的詔書’。”不一會兒,皇上到了,也進不去。這樣,皇上就派使者拿著節杖傳達詔令給將軍,說:“我要進去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傳下話來,讓打開營門。把守營門的官兵告訴跟隨皇上的車隊和騎兵說:“將軍規定:營地內不許縱馬奔跑。”這樣,皇上的馬車就慢慢地往前走。到了軍營,周亞夫將軍手握著兵器向皇上躬身施禮,說:“全副武裝的軍人是不下拜的,請讓我行軍禮朝見皇上。”皇上被感動,臉色莊重嚴肅起來,在車上俯身致意。讓手下的人向亞夫表示敬意,說:“皇上慰勞將軍。”慰勞儀式結束,皇上就走了。
出了營門,許多大臣都表示驚訝。文帝說:“啊,這才稱得上真正的將軍哪!剛才霸上、棘門的軍隊,簡直像小孩子玩鬧,他們那樣非得遭襲擊當俘虜不可。可亞夫,有誰能侵犯他呢!”稱贊了好長一陣子。
上一篇:《世說新語·周處》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下一篇:《諸子喻山水》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