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出自哪里,《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什么意思,《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原文出處,《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賞析。
【出處】 宋·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鑒賞】 那一片平坦廣闊的草原盡頭,便是美麗的春山; 遠行的人已經走到春山外頭,越走越遠了。原詞描寫離情,語意婉轉,卻含有無限的哀傷。柳細風輕,芳草無邊,美景當前,怎能忍心離別? 無奈心上人遠去,思念深切,愁腸寸斷。若是撇開原詞,單獨看這二句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正是一幅風光明媚的大好春景,青年男女成群結伴,徜徉在青山綠水間,氣氛是如此的活潑而富朝氣。
【原詞】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一篇:《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