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兮鼠兮何足道?有虎有虎當道立》出自哪里,《鼠兮鼠兮何足道?有虎有虎當道立》什么意思,《鼠兮鼠兮何足道?有虎有虎當道立》原文出處,《鼠兮鼠兮何足道?有虎有虎當道立》賞析。
【出處】 清·郭庭翕《警捕人之虐》
【鑒賞】 這是一首歌行體諷喻詩。揭示了統治者官貪吏虐,逼民為盜的社會黑暗現實,并揭穿了苛政猛于虎的 “康乾盛世” 的偽善面目。這一首詩的大意是: 因災荒或苛捐雜稅的搜刮,百姓無以為生,去偷盜。是不得已的事; 官府的捕快,見到百姓就搶掠,敲榨勒索,無所不為,又是為什么呢? 世上偷兒,不是很多,而官府的捕快卻到處都是,官府的捕快,作賊作盜一點不會受到罰處,過得逍遙快活,而被迫為盜的人,捉到官府卻要坐牢、殺頭,受盡百般的罪。歷來都是官匪勾結,欺壓百姓,捕快縱容盜賊的行經卻是小患。猶如老鼠的為害而官府縱容捕快為盜,猶如豢養吃人的猛虎一般。老虎吃人,當官的不但不管,反而為虎作倀就像老虎添了翅膀,為害更烈。像老鼠似的小毛賊并不可怕,到處都是猛虎當道橫行,百姓如何能生存? 豺狼橫行的社會必然要倒臺的。全詩用淺顯明白如話的語言,用鼠和虎比喻民間的盜賊與官府縱容的盜賊,反映清政府標榜的 “康乾盛世” 實際上是官逼民反,豺狼當道,民不聊生的黑暗社會。所謂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當政者坐寇也,失敗者,流寇也。歷來的官即是盜,比明火執杖的強盜更兇狠,他有上司的明令或他們手中掌握的專政機器,不把百姓當人,肆意地搜刮、搶掠,如有違迕,便捉去坐牢或殺頭。這首詩明確地指出了國家的弊政以及官吏的貪污腐化,殘害百姓的罪行,這樣的政府遲早會倒臺的。
【原詩】 流民便作賊,迫于不得已; 捕人亦作賊,何說以處此? 世上流民尚可數,捕人林林遍官府,捕人安樂流民苦。捕人養賊如養鼠,縣官養捕如養虎。虎掠食人官不識,知而故縱虎而翼。鼠兮鼠兮何足道? 有虎有虎當道立!
上一篇:《馬足蹙時疑地盡,溪云多處覺天低》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詩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