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語出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詩曰:“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后世嗤。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此詩的主旨在于主張及時行樂,并諷刺富貴貪愚的人不能達觀。千歲憂:指身后的種種考慮,如為子孫們的生活打算,為自己的墓地籌劃等。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人的一生是短暫的,一般不足百歲,但卻經常憂慮著身后的各種事情。后人常引用這句詩來表達憂慮的心情。
例如
①“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傅雷先生常以這句古詩作為自己的寫照。如今傅雷先生有知,當會喜勝于憂,含笑于九泉?。ㄕ匀~永烈《傅雷之死》)
②小清秀的一番話,使我默然語塞,使陳麗華的眼底盛滿疑惑,一直沉默不語的賈老夫子,長嘆一聲說道:“真是??!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何苦來哉!唉!”(摘自何潔《落花時節》)
③俗話說:“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老年人憂的是什么?我覺得那是個迷。(摘自映泉《我跟白發人的緣分》)
④人生是苦的。“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苦是生活的常態,幾乎日日有之。(摘自葉春雷《苦樂》)
⑤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想想罷了,一個小女子豈可過上如此顛沛流離的生活。(摘自盲盲《筑一束輕舟小夢》)
上一篇: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名句解讀
下一篇:王維《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