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語出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詩見“老驥伏櫪……”條引。此篇說人壽有限而壯志無窮,壽命長短不一定全由天定,只要注意調養,也可以延長。養:培養。怡(yí):樂觀,愉快。福:吉,這里是好處的意思。永年:長壽。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培養樂觀情緒的好處,可以使人長壽。后人常引用來說明養生之道在于樂觀,在于保養。
例如
①難怪!記得東漢時的大政治家曹孟德在《步出夏門行·神龜雖壽》一詩中寫到“養怡之福,可得永年”。仔細玩味,甚有所悟。(摘自丁冬《養怡之福,可得永年——訪原航天工業部副部長徐昌裕》)
②“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是曹操的名句。這說明,人的壽命不完全取決于自然,只要保養得法,人人都能長壽。(摘自吳琪《少食多餐延年益壽》)
③“年”也指人的年齡,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由此引申,也指人的壽命,曹操《龜雖壽》詩有句:“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永年”,即長壽。(摘自《新年話“年”》)
④“一堆荒冢草沒了”。可是,追求健康,延年益壽,是人之常情,健身之術,乃養生必需。誠如曹孟德所言:“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養怡健身,可終生得益,而養生之法,又非一端。(摘自趙哲等《生命中的動與靜》)
⑤三國時期的曹操在《龜雖壽》詩中說:“養怡之福,可得永年”。這是身心和涵養的總和,決非僅是長壽而已。(摘自張慎諾《反思發怒》)
上一篇:韓愈《將軍欲以巧伏人,盤馬彎弓惜不發》詩句大意解讀
下一篇:李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詩句大意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