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花落花惜花·落花》詠雜花落花惜花詩鑒賞
李山甫
落拓東風不藉春,吹開吹謝兩何因。
當時曾見笑筵主,今日自為行路塵。
顏色卻還天上女,馨香留與世間人。
明年寒食重相見,零淚無端又滿巾。
李山甫的詩多觸景生情感嘆身世之作。這首《落花》就是如此。
本詩開頭兩句:“落拓東風不藉春,吹開吹謝兩何因?!奔葘懗雎浠ǖ木唧w情況,又寫出詩人的不平?!奥渫亍保F困失意,景況零落,此處指花落隨風的情狀。陣陣東風吹來,那不久前還百般紅紫斗芳菲的鮮花,隨著清風,喪魂落魄地零亂飄飛:“別艷那堪賞,余香不忍聞”(《惜花》)。可貴的芳齡就此完結了。曾使百花開放的春天此時卻不可依靠,不可托身了?!安唤宕骸比直阈蜗蟮孛枥L出落花飄泊零落的凄涼情狀,與“落拓”二字互相照應。面對這“嫁與東風春不管”(《紅樓夢》)的落花,詩人十分不平:春風既然把花吹開,讓它芬芳吐艷,卻為什么又把它吹落,使它飄泊零落,如此落魄呢?既要摧殘它,又何必讓它開放呢? 其實這是詩人自己不得意于當時,政治上坎坷失意之后的不平之鳴。
接下去一聯:“當時曾見笑筵主,今日自為行路塵?!崩^續描寫落花的不幸遭遇,這里詩人采取對比的手法:先是寫鮮花盛開之時所得的賞識,然后再用花落時節所受的踐踏與冷遇與之對照。從而顯出落花的凄苦,特別是世態的炎涼。每當春風桃李花開日,那些達官貴人們便“飛瓊宴以坐花,引壺觴以醉月”,笑對芳容,留連忘返,可是一到花落隨風、委身泥土之時,卻無人憐惜,慢慢地被踏成塵土了。這兩句詩表現力強,道盡了詩人自己在當時的不幸遭遇,是對當時社會上黑暗、腐敗現象的控訴。
五、六兩句,詩人筆鋒一轉,由寫落花的不幸命運轉而描寫它的可貴品格:“顏色卻還天上女,馨香留與世間人?!被ǖ钠犯駥嵲谑强少F的,它用自己的生命點綴著春天,無私地奉獻出自己的一片芳心。既使凋落之后,它仍不私其有,把它那秀麗的姿色還給天上的仙子,而把襲人的芳香仍留給世上的人們。這是多么可貴的品格啊! 詩人在這里雖未直書其感嘆與贊賞。但細玩味這兩句詩便可體會得到。
詩的最后兩句:“明年寒食重相見,零淚無端又滿巾?!蓖嘎冻鲈娙松钌畹南Щㄖ榕c身世之感。馨香縷縷、姿色如同天上仙子般秀麗的鮮花眼見著紛紛飄落。隨風而去了,留給詩人多少惆悵,若再賞此花,還要到明年的寒食時節,花開花落能有幾時?實在令人傷感,由此詩人禁不住清淚零落,打濕了青巾,詩人為什么會如此傷心以至于落淚呢? 因為在詩人的眼中,這不幸的落花與自己的身世實在有相似之處:李山甫不是自甘寂寞之人,他有濟世之心,報效之志。他曾借松以自比:“孤標百盡雪中見,長嘯一聲風里聞”(《松》)。并以孔明自比:“盡驅神鬼隨鞭策,全罩英雄入網羅”(《又代孔明哭先主》),但他在政治上卻找不到出路。三番五次去應進士舉,可是卻次次被黜。他自己曾借落花感嘆道:“未會春風意,開君又落君”(《惜花》),又在《下第出春明門》一詩中說:“曾和秋雨驅愁入,卻向春風領恨回”,象落魄飄蕩的落花一樣不如意。乘興而來,抱恨而歸,屢遭世人白眼,甚至親朋故舊也漸漸對他冷漠了,因此,他看見飄零落拓的落花怎能不引起自己的身世之感呢?唐代詩人歌詠落花之作并不少見,但一般都是憐花惜花之情,也有表現及時行樂的情緒的。此詩與惜花的同時又帶上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表達的情懷比較動人,用筆也委曲含蓄,不失為詠物佳作。
上一篇:來鵠《惜花》詠雜花落花惜花詩賞析
下一篇:李咸用《落花》詠雜花落花惜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