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蜀葵》詠蜀葵詩鑒賞
姚孝錫
傾心知向日,布葉解承蔭。
空側黃金盞,誰人與對斟?
這首詠蜀葵詩雖只有四句,卻將蜀葵向日及似金盞兩個特點寫得歷歷可見。黃蜀葵又名秋葵,又稱“側金盞”。蜀葵,黃蜀葵有差別,而又不同于向日葵。蜀葵系錦葵科兩年生草本花卉,黃蜀葵即秋葵,系錦葵科一年生草本花卉。向日葵系菊科生一年草木植物。但在詩人吟詠時往往含混不清,很難指實。我們有時也不必葉葉計較,且從大體上作一把握,領略其精神,也不是不可能的。
金人姚孝錫(1097?—1179?)字仲純,號醉軒,豐縣(今江蘇)人。長于尺牘,著《雞肋集》。這首詩第一句就蜀葵花與葉而發,說蜀葵花傾心向日,葉片承蔭,即承受上天的恩德蔭護。“知”“解”二字寫出蜀葵花的向日與承蔭的自覺性。第二句“空側黃金盞,誰人與對酌”寫蜀葵花開有如金盞倚側,誰人能與之對酌呢? 似乎與欲人對酌之意。但無人可酌,故曰“空側”。總之,這兩句寫出了蜀葵花特點,這兩個特點之間并無多大的內在聯系,但也并非毫無瓜葛可言。蜀葵花尚知傾日,葉能解承蔭:它側傾金盞,難道就無人能與之對斟嗎?這樣索解,倒似有替蜀葵鳴不平之意,人豈不如草木尚有情感理智,再從另一角來看,莫非正因蜀葵葉解承蔭,花知傾心向日因而一心攀上,故爾其黃金盞空側,無人可對酌? 這樣看是不是曲解其本意了呢? 第三,即這首詩僅就蜀葵花兩個特點傾心向日、類似金盞作了形象描述,別無深意,如此而已。總之,這兩句之間聯系究竟作何解釋,因作者身世不詳寫作背景不甚了解,難以遽斷,僅從三個方面推測而已。宋人劉克莊有一首詠葵詩寫道“生長古墻陰,園荒草樹新。可曾霑雨露,不改向陽心”贊美葵花雖不曾受多少雨露之恩,但也不改其向陽之心。較之姚孝錫之作中“傾心知向日,布葉解承蔭”句意就更遞進一層,因而就贊揚蜀葵之類花傾心向日這點來說,劉克莊之作更為深刻動人。
上一篇:徐夤《蜀葵》詠蜀葵詩賞析
下一篇:李東陽《蜀葵》詠蜀葵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