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竹桃·疏影夾竹桃》詠夾竹桃詩鑒賞
袁翼
晶簾照夢。 有艷魂一縷。 霞影輕捧。 記得湘皋。 籬角黃昏。 木蘭艇子相送。別來憔悴東風(fēng)面。早誤了、雙棲金鳳。任曉屏、怯損腮紅。翠袖薄和煙擁。前度劉郎再到。玄都舊觀里。千個分種。碎粉娟娟。倩笑盈盈。付與黃鶯銜弄。渡江姊妹歌聲杳。灑幾點、 淚斑猶凍。 只每年、 咒筍時光。 露井倚欄愁重。
夾竹桃,詠之者甚少,清詞中僅五、六首。袁翼《疏影》即其一也。袁翼,字榖廉,江蘇寶山人,有《小清容山館詞鈔》二卷。
《疏影》分上下兩片。上片以美人相喻,寫其“別來憔悴東風(fēng)面”的整體形象,為虛寫。下片重點描繪其花的嬌艷,為實寫。上片開頭三句“晶簾照夢,有艷魂一縷,霞影輕捧”,即在夢境之中塑造了一位飄飄渺渺的、魂香而影倩的美人形象。意思是在晶簾映照著的夢境之中,有一縷香艷的靈魂,霞光輕輕地捧持著她。晶簾,本屬閨房用物,突出了女性的特點。“晶簾照夢”,是說這一意境既透徹又朦朧,在似有似無之間。“艷魂一縷”既是形容夾竹桃花的幽香,又似形容美人的高潔。“霞影輕捧”,霞稱影而不稱光,言其飄渺之狀;“輕捧”既是言其對美人的精心護(hù)持,又是形容“霞影”的清淡、空濛,與前文所說的似夢似真的朦朧之意相吻合。接下去“記得湘皋,籬角黃昏,木蘭艇子相送”,筆鋒一轉(zhuǎn),追敘當(dāng)初送別的情景:還記得在湘水之濱,我站在木蘭小船之上,你于黃昏時節(jié)倚傍籬笆角邊揮手相送。“別來憔悴東風(fēng)面,早誤了、雙棲金鳳”,意思是說別后美人面容憔悴,是因為阻隔了夫妻之情。既是寫美人,又是寫凋謝了的夾竹桃花。最后兩句“任曉屏、怯損腮紅,翠袖薄和煙擁”,意思是任憑錦屏映照著怯生生的褪去紅暈的雙腮,一雙翠袖和著輕煙擁簇著瘦弱的身軀。既是詩人想象中的別后的美人憔悴形象的逼真描繪,又是春事已去,業(yè)已“綠肥紅瘦”的夾竹桃花的真實寫照。整個上片,始終流露著一縷幽幽的別情,充滿了無限的懷戀和痛惜。
詞的下片,作者由想象的境界回到了現(xiàn)實之中,直筆描繪夾竹桃花的爛漫嬌姿。開頭三句“前度劉郎再到,玄都舊觀里,千個分種”,是說重游舊地,舊日的玄都觀里,已是千樹萬樹桃花開了。為概觀。“前度劉郎”典本源于劉、阮天臺仙桃源洞遇仙女的故事,后來被泛稱為去而復(fù)來的人。此處為借用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君子》“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的詩意。玄都觀,本為隋唐間長安縣內(nèi)之道觀名,后廢。此處指一般道觀,或曰直接舊地。“碎粉娟娟,倩笑盈盈”是說桃花花瓣細(xì)碎、粉紅娟好,猶如美人盈盈的笑臉。為桃花盛開的特寫鏡頭。“付與黃鶯銜弄”一句,既是進(jìn)一步寫盛開的桃花無限嬌艷,以至引來歌手黃鶯鳴囀其間;又隱寓劉郎去后桃花只好與鶯蝶為伍的寂寞。接下去,筆鋒急轉(zhuǎn)直下,“渡江姊妹歌聲杳,灑幾點、淚斑猶凍”,是說春事已畢,百花凋謝了,姊妹們的歌聲再也聽不到了。面對此情此景,美人不禁要滴下幾滴清淚,淚痕一直凝結(jié)在香腮之上。這里,作者又不忘夾竹桃的特點,引用了斑竹淚的典故,為春事已去的景況增添了濃重的悲劇氣氛。“只每年、咒筍時光”是說問題不僅如此,而每年春筍抽芽之時就更令人倍感凄涼了。最后一句“露井倚欄愁重”,則是李商隱《臨發(fā)崇讓宅紫薇》詩中“桃綬含情依露井,柳綿相憶隔章臺”詩意的引申,突出了夾竹桃在花期過后依井臨風(fēng)、冷落孤寂的形象,令人產(chǎn)生無限感慨。綜觀全詞,似寫人又似寫花,似寫花又似寫人,人花莫辨,撲朔迷離,寄托了作者的無限情詩。
上一篇:馬福娥《卜算子夾竹桃》詠夾竹桃詩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