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重臺芙蓉》詠木芙蓉詩鑒賞
李德裕
芙蓉含露時,秀色波中溢。
玉女襲朱裳,重重映皓質。
晨霞耀丹紫,片片明秋日。
蘭澤多眾芳,妍姿不相匹。
這首贊美芙蓉花的詩,是詩人《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中的第五首。平泉,即平泉山居,是李德裕在洛陽龍門之西的平泉別墅。據李德裕《平泉山居誠子孫記》中說:“……有退居依洛之志……于龍門之西得喬處士故居……吾乃剪荊棘,驅狐貍。……又得江南珍木奇石,列于庭際,平生素懷,于此足矣。”李德裕經營平泉別墅,可謂苦心孤詣。康駢《劇談錄》卷下說:“平泉莊去洛陽三十里,卉木臺榭,若造仙府,有虛檻,前引泉水,縈回穿鑿,象巴峽洞庭十二峰九派迄于海門江山景物之狀。竹間行經有平白,以手摩之,皆隱隱見云霞龍鳳草樹之形”。又說:“初德裕之營平泉也,遠方之人多以土產異物奉之,故數年之間無物不有,時文人有題平泉詩者隴右諸侯供鳥語,日南太守送花錢,威勢之使人也。”《賈氏談錄》也說:“李德裕平泉莊,臺榭百余所,天下奇花異草,珍松怪石,靡不畢具。”李德裕《平泉草木記》也說:“余二十年間,三守吳門,一蒞淮服,嘉樹芳草,性之所耽,或致自閑人,或得于樵客,始則盈尺,今已半尋……又得番禺之山茶,宛陵之紫丁香,會稽之百葉木芙蓉,百葉薔薇……復得宜春之筆樹楠,稚子金荊、紅筆、密蒙,句栗木”以上種種足見李德裕的平泉別墅的規模與氣象是何等壯觀,在中國園林史上也應有一席之地。
這首《重臺芙蓉》作年,據傅旋琮《李德裕年譜》,應為開成五年庚申(840),當時李德裕五十歲,由淮南節度使任被召入朝,升為宰相。在未應召前在揚州時所作。
“芙蓉含露時,秀色波中溢”是寫芙蓉外在美,這是客觀的描繪,但聯系下句“玉女襲朱裳,重重映皓質”來看,這顯然又是將芙蓉花比作佳人。 冰清玉潔的玉女身著紅妝,亭亭玉立,那含露時,秀色溢于流波的美好形象給人以身臨其境如見其人之感,接著是就芙蓉的顏色著筆:“晨霞耀丹紫,片片明秋日”陽光照射之下如朝霞般絢麗多采,花葉顯得格外鮮明。最后以“蘭澤多眾芳,妍姿不相匹。”議論作結,直接地道出作者對芙蓉的賞愛之情,遠在眾芳之上的。當然人的欣賞情趣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李德裕在這里如此這般地稱頌芙蓉,當然不能說他是言不由衷。實際李對花草的興趣還是很廣泛的。他曾稱平生最愛桂花,又對辛夷花、寒梅吟不絕口,曾寫有《憶辛夷》、《憶寒梅》、《紅桂樹》等詩篇。他的平泉別墅中的奇花異草,四時斗艷爭奇,怎能不令人賞心悅目留連忘返呢?李德裕對芙蓉贊美與欣賞不僅僅著眼于芙蓉的鮮艷華美的色彩、外形,這里以“蘭澤多眾芳,妍姿不相匹”稱許的背后,恐怕還有芙蓉的品格,即在秋日里仍“片片紅紅”,細細品味,作者雍容的語調中還是別有心意的。
上一篇:姚正鏞《霓裳中序第一同硯山吳陵城西看木芙蓉》詠木芙蓉詩賞析
下一篇:崔櫓《山路木芙蓉》詠木芙蓉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