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點絳唇清香蓮》詠荷花詩鑒賞
王十朋
十里西湖,淡妝濃抹如西子。藕花簪水。清凈香無比。記得曾游,短棹紅云里。聊相擬,一盆池水,十里西湖似。
王十朋生于宋徽宗正和三年(公元1112年),家在樂清(今浙江省樂清縣),又做過紹興簽判,對西湖之景特別熟悉。尤其那“接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美麗風光更了然于心,亦形之于吟詠,這首詞就是其中之一。
開頭兩句,詞人用筆精巧,贊頌西湖之美,又點明了清香蓮所處的環境:“十里西湖,淡妝濃抹如西子。”第一句交待西湖的方圓大小,用了“十里”二字,宋人描寫西湖大都這么說,柳永《望海潮》中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謝處厚也說西湖“荷花十里桂三秋”(《鶴林玉露》卷十三)。接下去第二句化用蘇軾的詩句描繪西湖之美。蘇軾《飲湖上初晴雨后》一詩寫道:“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意思是:無論是晴日或是雨天,西湖之景都美不勝收,如同美女西施一樣,不管是淡淡梳妝,還是濃施粉黛,總是與她那秀美的容貌協調一致,這一異常新鮮、異常生動的比喻是描寫西湖的絕唱,是給西湖最為恰當的評語,后人難出其右,大多數人只能從此生發,王十朋也是如此。他完全借用了蘇詩的本意,只是把字句調整簡化,用在他的詞中,倒也貼切。這樣一來便為那清香蓮作了很好的鋪墊,側面表現出它的不同凡俗,生長在如此秀美的西湖之上。
接下來兩句詞便直接入題,著重描繪蓮花本身了:“藕花簪水,清凈香無比?!薄芭夯ā奔辞逑闵?,描繪的主要對象出場了。以什么姿態出現的呢?詞人展示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特寫:鮮嫩的蓮花“簪水”而立,這簡直太美了。“簪”即“戴”之意,蓮花那挺出水面的花朵本已潔凈鮮美,亭亭玉立,盈盈欲語,如同窈窕淑女,現在又在鮮嫩的花瓣上“戴”上晶瑩皎潔的水珠,如同美女頭上插上明亮光潔的玉簪一樣,顯得更加光彩照人、風韻優雅了。所以“藕花簪水”四字狀物傳神,把秀美異常的清香蓮寫得活脫可愛,簡直呼之欲出了。接下來的一句詞則意在點題,扣緊“清香蓮”之字,極力表現蓮花的奇香。寫香,詞人先用“清凈”兩個字來修飾,后邊又綴上“無比”二字,可以說是無以復加了。蓮花“濯清泉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確是“香遠益清”(周敦頤《愛蓮說》)。它“出淤泥而不染”(同前),十里西湖,盈盈綠水,纖塵污垢沾染不上實在“凈”得出奇,因此用“清凈”二字來表現蓮花香的特點實在是太恰當了。而且蓮花這清凈純正之香的確是凡花俗卉不能相比的。至此一句,詞人僅用九個字便把“清香蓮”的題意寫盡,給人的印象極為深刻。
下片一開始,詞人先回憶過去游賞西湖美景、特別是觀賞蓮花的情景:“記得曾游,短棹紅云里?!鼻耙痪渲笔銎涫?,表明自己以前早就游賞過西湖美景,后一句則著重描寫當時游賞的情狀。“短棹”代指小船,表明當時詞人是乘著小船入西湖。歐陽修《采桑子 ·西湖念語》十首都寫游賞西湖的情景,其中第一首詩特別寫到乘舟入湖的情景:“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短短一首小詞便寫出了詞人在西湖之上任意放舟的暢快心境。王十朋當年的感受與此類似,他先用“短棹”兩個字點出游賞方式,這只不過是第一層意思;另一層,是船在紅艷的蓮花叢中飄動,如入紅云之中。詞人吸著沁人心脾的芳香,臨風把酒,任意東西,真是“其喜洋洋者矣”,實在是暢快到極點了。這里詞人懷舊的筆法太洗煉了,五個字便畫出“接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西湖最為美麗的特色,并且寫盡了自己當年西湖放舟時“此樂何極”的暢快心態。
寫到此處,似乎筆意已盡,看來不能再繼續了??稍~人并沒有就此擱筆,又翻出自己離開西湖之后懷戀不舍的情景:“聊相擬,一盆池水,十里西湖似?!边@三句詞主要是描寫心理活動:詞人不在西湖邊了,屢徑升遷,輾轉他方,那懷念西湖之時怎么辦呢?“聊相擬”,姑且以其他池水寄托替代罷了。因此,一見池水,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盆池水”,詞人也把它看作西湖,寄托自己的懷戀之情.覺得它“十里西湖似?!庇纱丝芍~人對西湖的感情之深,懷念之切,當然主要是因為西湖有那秀美無比的“清香蓮”。
這首詞寫得極有層次:先是描寫西湖之美作為襯景,再寫蓮花之美之香,接著又寫昔日暢游西湖時的情狀,最后又寫離開西湖后的懷戀之情,一層深似一層,從而清楚地表現出西湖之美,特別是蓮花的香美。同時,這首詞在狀物上也極見功夫,如“藕花簪水,清凈香無比”九個字妙可傳神,極具有詩情畫意。
上一篇:蔡袡《詠新荷》詠荷花詩賞析
下一篇:范成大《滿江紅荷花》詠荷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