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蕊花·惜玉蕊花有懷集賢王校書起》詠玉蕊花詩鑒賞
芳意將闌風又吹,白云離葉雪辭枝。
集賢仇校無閑日,落盡瑤花君不知。
這首詩寫于元和二年(807),時年三十六歲的白居易正在周厔縣尉任上。這年秋天,他被調充進士考官。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以拔萃科登第授校書郎,王起以博學宏詞科登第授集賢校理,一道在掌管圖書典籍的官署——集賢院供職。元和元年,白居易不再做校書郎了,而王起一直做到元和三年,才改任藍田縣尉。王白同年登第,又曾在集賢院共同校勘圖書,彼此有著很深的交往。白居易在寫了這首詩之后的第三年,即元和五年,還曾寫過一首題為《禁中曉臥因懷王起居》的詩,全詩如下:“遲遲禁漏盡,悄悄暝鴉喧。夜雨槐花落,微涼臥此軒。曙燈殘末滅,風廉閑自翻。每得一靜境,思與故人言。”同是寫王起,但寫法卻與本詩迥然不同。白居易的這首七言絕句,是把王起與玉蕊花合在一起進行歌頌的,花人互喻,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個獨特而又完美的意境,從中既可以體會到白居易對玉蕊花的真切惜愛,更可以領略到白居易與王起的深情厚誼。
詩的一、二兩句,寫春天將盡,風吹花落。“芳意”,指春意。溫庭筠在《湘宮人歌》中,有“池塘芳意濕”的詩句。“將闌”,將盡。春天即將過去了,風又吹起來了,玉蕊花從枝頭墜落,像一朵朵白云,如一片片雪花。玉蕊花,也叫山礬、鄭花,又名七里香,屬常綠灌木,常野生在水邊山上,春日開白色小花,花味極香。早在唐代,我國就對其進行人工栽培。當時長安唐昌觀中的玉蕊花就頗負盛名,詩人多有吟詠。白居易與王起工作的集賢院內,也一定栽了許多,否則,白居易是不會寫這首詩的。這“白云離葉雪辭枝”一句,將玉蕊花的形態與顏色描寫得十分生動。“白云”與“雪”比喻玉蕊花,既可描摹出玉蕊的花之潔白,也暗示出玉蕊的花之輕盈,同時,用“離”與“辭”形容花落,也很富人情味,讀來令人感到親切。三、四句是說王起連日校書,沒有一點閑暇,院子里的玉蕊花悄悄落盡了,你卻毫不知覺。“仇校”就是校閱、校勘。“瑤花”,美好的花,這里是指玉蕊花。和白居易一樣,王起也很可能是個十分喜歡玉蕊花的人,但也肯定是個公務十分繁忙而又篤于公職的人,不然玉蕊花都落盡了,他是不會不知道的。
王起,《舊唐書》只是記載了他平生所任的官職,但是其人品人格則無從查考了。不過,從白居易的這首詩看來,王首先一定是位十分勤奮,忠于職守的人。其次,他大概也是一位十分坦誠、心地純潔如玉蕊花的人。同時,從寫玉蕊花落看來,也分明蘊含著白居易對他與王起分手的惋惜和共事時的留戀。
上一篇:武元衡《唐昌觀玉蕊花》詠玉蕊花詩賞析
下一篇:唐彥謙《玉蕊》詠玉蕊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