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賞牡丹》詠牡丹詩鑒賞
王建
此花名價別,開艷蓋皇都。
香遍苓菱死,紅燒躑躅枯。
軟光籠細脈,妖色暖鮮膚。
滿蕊攢黃粉,含稜縷絳蘇。
好和薰御服, 堪畫入宮圖。
晚態然新婦,殘妝望病夫。
教人知箇數,留客賞斯須。
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
也許文學家尤其是詩人的特殊之處,就在于他們有一種使所描寫的事物“陌生化”的才能。在他們的眼里,司空見慣的東西往往會變成新鮮的、美的、動人的物體,并含蘊著一定的情感,由此,通過他們的手筆,世間增添了一些天真的快樂,欣喜的審美。歷代詠物、詠花詩的價值大抵可由此看出。
在唐代詩人王建的《賞牡丹》一詩中,牡丹出現了奇異的美態。開篇“此花名價別,開艷蓋皇都”二句,既闡述了牡丹花的名貴,又渲染了她盛開時節的氣氛之濃烈。接下來描寫她芬芳四溢,可令苓菱這種奇香之草羞愧至極,紅艷之色如赤霞爛漫,勢迫杜鵑花枯萎。詩人不但從遠觀上進行了描寫,更細致入微地刻畫了牡丹的形象。“軟光籠細脈,妖色暖鮮膚。滿蕊攢黃粉,含稜縷絳蘇”四句,寫她的經脈細膩、光滑、柔軟,色澤妖艷,宛如麗質美貌的處子;“攢”字的使用,寫出了牡丹的動態,用得恰到好處。花蕊中那簇簇的黃色花粉,襯出她那豐腴的身姿,縷縷深紅的花瓣,不能不使人嘆為造化神工。接著以濃香可薰皇帝衣裝、美貌可入宮廷院畫,來突出牡丹的名貴。
然而,紅顏薄命,好景不長。詩人扭轉筆鋒,以擬人的手法對晚時的牡丹進行描寫:“晚態然新婦,殘妝望病夫。”行將凋零的牡丹,如愁眉緊鎖的新婚少婦,雖面帶病態,終脫不掉嬌美的氣韻,凄凄楚楚的神態令人憐愛。美景難駐,觀賞的人尚須珍惜這短暫斯須的良辰。后兩句“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強化了悲涼感。時日匆匆,春去秋來,待一夜輕風乍起,縱有千金也無處尋她了,道出了人世間總是充滿著不盡的遺憾與惆悵。這里有對花好難久的遺憾,更有著對人間一切美好事物的變化不居表示的深長的嘆惜,嘆惜之后,是應該珍惜時光、珍愛美好事物的深沉的感慨。
這首詩,格局明顯,前兩聯是從遠觀進行描寫,給人以總體的印象,渲染了氣氛。其次兩聯為近觀,精雕細琢,細致入微,給人留下了裊裊婷婷的印象,有使牡丹可觸可摸之效。美花如此,觀賞者自然會贊嘆不已。于是出現了九、十兩句。最后三聯,從花好易凋來寫其珍貴,更是別出新意,蘊含豐富。這首詩通篇設計精巧,摹寫工麗,凝煉蘊藉,給人以“陌生化”的美感,更可見詩人王建的寫作風格的獨特。
上一篇:蘇軾《牡丹》詠牡丹詩賞析
下一篇:黃裳《宴瓊林牡丹》詠牡丹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