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僧院牡丹》詠牡丹詩鑒賞
陳標
琉璃地上開紅艷,碧落天頭散曉霞。
應是向西無地種,不然爭肯重蓮花。
《僧院牡丹》是陳標現存十二首詩作中的一首。
陳標詠僧院牡丹開門見山,文筆瀟灑。前兩句是說:琉璃般的地上牡丹花開得鮮紅深艷,恰似那澄碧的天邊鋪展的朝霞。這里,詩人不是在牡丹花的一枝一葉上著筆,而是采用國畫中大寫意的手法,潑墨似地畫出了連片的牡丹花那誘人的顏色和正在怒放的勢頭。詩人在寫牡丹所生長的環境時用了“琉璃地”、“碧落天”六個字,這是十分高明的。因為詩人所歌詠的是僧院的牡丹,而不是別家的牡丹,所以,這環境特點理應在詩中再現。“琉璃地”“碧落天”恰到好處地再現了僧院環境的特點——不同凡俗。
詩人高明之處還在于他愛牡丹,卻不露聲色;雖然不露聲色,“傾向性”卻又表現得十分明顯。四、五兩句詩人寫道:“應是向西無地種,不然爭肯重蓮花”,應是,應該是,這里有猜測的意思。西,指佛教靜土宗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即西天。爭,通“怎”,怎么。重,推重,看重。全句是說,大概西天沒有土地種吧,不然怎么會那樣看重蓮花呢?這無疑于在為牡丹花在西天受冷落而打抱不平。我們不知道陳標老夫子仙逝之后是否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倘若到了那里,相信他一定會向佛祖建議,不栽蓮花,專栽牡丹,佛祖的蓮花寶座最好也換成牡丹花座。
上一篇:溫庭筠《牡丹二首》詠牡丹詩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牡丹》詠牡丹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