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中書東廳迎春》詠迎春花詩鑒賞
韓琦
復闌纖弱綠條長,帶雪沖寒拆嫩黃。
迎得春來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新春佳節,人們都在贊美“百卉前頭第一芳”的梅花,可是詩人卻留意到:“帶雪沖寒”的迎春花也在悄悄地開放,為人間傳遞春的信息。
在群芳譜中,迎春花再平凡不過了:花朵小,姿容平常,又無香氣。然而,在宋代詩人韓琦的《中書東廳迎春》一詩中,迎春花卻獨有其新意。
“復闌纖弱綠條長,帶雪沖寒拆嫩黃”。在這兩句中,詩人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先描寫她支條綿長,只能依附在欄桿上,仿佛給人一種孱弱不經風雨的印象,而后又贊她“帶雪沖寒”,從這一對比中,突出了迎春花柔弱中蘊藏著剛毅的性格,不畏風雪,沖寒競放。
當然,迎春花之所以令人贊美,不僅是因為她有頑強的生命力,更難能可貴的是她那種迎來春光而從不自我炫耀的精神。詩的后兩句熱烈地歌頌迎春花雖趕在百花前頭迎來春光而“不自足”并能同百花“共芬芳”的品格,確實可以和“俏也不爭春”的梅花相媲美。
讀完全詩,使人耳目一新,使我們仿佛看到,在凜冽的寒風中,那一簇簇金黃色的、形如小喇叭的花朵,密密地點綴在碧綠的枝條上,爭先恐后地綻放,遠遠望去,黃澄澄的一片,猶如掉落在大地上的一條金帶。這些小巧玲瓏的迎春花,以其淡雅素裝,樸實無華的風貌,首先揭開了春天百花園的帷幕,緊跟在她后邊的,便是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
這首短詩,生動真實地描繪出了迎春花的風采品格。
上一篇:白居易《玩迎春花贈楊郎中》詠迎春花詩賞析
下一篇:劉敞《閣前迎春花》詠迎春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