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梅花引》詠梅花詩鑒賞
劉均國
千里月,千山雪。梅花正落寒時節。一枝昂,一枝藏。清香冷艷,天賦與孤光。孤光似被珠簾隔,風度煙遮好顏色。粉垂垂,玉累累,先春挺秀,不管百花知。似霜結,與霜別。莫使幽人容易折。短墻邊,矮窗前,橫斜峭影,重迭斗嬋娟。黃昏慣聽樓頭角,只恐聽時零亂落。醉來看,醒來看,縈絆麗人,瀟灑倚闌干。
本詞基本上是用賦的筆法來描繪月下梅花的各種樣態。“千里月,千山雪。梅花正落寒時節。”是為梅花的生長開放描繪一個大的背景。為下文創造了總體基調。在那滿天月光的籠照之下,千山萬嶺白雪皚皚,梅花正是在這嚴寒的季節里開放。“落”是始的意思。“一枝昂,一枝藏”寫梅花的姿態,有的樹枝高高揚起,象雄偉的武士傲然挺立,迎霜斗雪;有的樹枝則藏了起來,象個羞答答的少女怕被人瞧見。“清香冷艷,天賦與孤光”兩句寫梅花的味與色。淡淡的香氣沁人心脾,略帶寒意的色彩潔白淡雅,微露光澤,好象是天公格外賦與的一般。以下兩句既緊承上文又暗接首句,描繪梅花在月色之下的朦朧美。遠遠望去,月光輕柔地灑下銀輝,天地之間灰灰濛濛,仿佛披上了一層輕薄而又透明的柔紗,那萬朵梅花也宛如隔著薄而透明的簾幕,又好象被輕淡的煙氣籠罩著一般,梅花那種若隱若現,朦朦朧朧的樣子尤為好看。“紛垂垂,玉累累”二句互文見義,寫梅花的近觀景色,粉白色的花朵似潔白的美玉那樣晶瑩潤澤,密密麻麻地結滿枝頭。她不等春神的來到而挺拔生長,也不管百花君子是否知曉就獨自綻開。她是由于有美好的心靈來向人間默默奉獻的,并不需要什么榮譽與贊美。
上片重點是從各個角度寫梅花的外貌,下片則轉向對其內在品格的刻畫上。“似霜結,與霜別”是說梅花的外貌與晶瑩的凝霜相似,但其內在本質卻迥然不同,因梅花有暗香,有內在的氣質和神韻,所以她招來了人們的喜愛。梅與霜的區別就在于“莫使幽人容易折”,霜寒梅香,前者令人生厭,而后者則因其高潔的品格而經常被人們折來激賞。此句暗轉,由下句開始既寫梅花也寫愛梅賞梅的女子,把梅花與美人結合在一起來寫。“短墻邊,矮窗前,橫斜峭影,重迭斗嬋娟。”是寫在佳人窗前的梅花,那橫斜俊俏的枝干,那重重迭迭的花朵好象在逗引著室內的那位多情的美貌女郎。梅花的倩影冰魂引起了她的感傷。她習慣地去聽在黃昏之時從城頭上傳來的凄厲的畫角聲。而畫角所吹奏的悲傷凄惋的“梅花弄”的曲調更刺痛了她的傷心之處,那傷心的淚水又要“零亂落”了。“畫角”是一種古代樂器,出自西羌。狀如竹簡,本細末大。用竹木或皮革制造而成,在外表往往加以彩繪,因而得名。發聲哀厲高亢,軍中多用之。本詞的“畫角”所奏當是“梅花弄”的曲調,這樣才與全詞的意旨相合。漢代就有“梅花弄”的樂曲,是一種哀傷凄惋的曲調。最后幾句寫女子聽樂后孤獨感傷的情懷。她在醉態之中來看梅花,清醒的時候也來看梅花,因為只有對窗前這幾枝“橫斜峭影”的梅花才可排遣一下自己的煩憂。也只有這幾枝通曉人性的梅花才能緊緊吸引住麗人,“縈絆”著麗人的心曲,使她瀟灑地倚在欄干之上,來觀照這幾枝多情的花朵。花和人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個優美的藝術境界。于此可以看出,本詞的最后一部分花中有人,人不離花,花通人性,人悟花心。“倚闌干”的既可是那位美女,也可以是梅枝。真正達到了不即不離,令人回味無窮的境界,確是詞中上品。
上一篇:左緯《梅花》詠梅花詩賞析
下一篇:權無染《鳳凰臺憶吹簫》詠梅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