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和白使君木蘭花》詠木蘭花詩鑒賞
徐凝
枝枝轉勢雕弓動,片片搖光玉劍斜。
見說木蘭征戍女,不知那作酒邊花。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這首產生于北朝時期的《木蘭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喜愛、所熟悉。人們喜愛詩,更喜愛、敬佩詩中所塑造的女英雄——木蘭。這位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普通勞動婦女堅毅、勇敢,思想純樸、高尚,是勞動人民按照他們的理想塑造的英雄形象。她的思想和行為是對封建社會重男輕女思想的有力批判。
徐凝這首詩,寫的是木蘭花,花名與女英雄的名字相同,因而詩人由花自然想到這位沖擊封建禮教的女英雄來。
木蘭是落葉喬木,葉子互生,倒卵形或卵形,花大,外面紫色,里面白色。因為它的花蕾可供藥用,花又有觀賞價值,古人常在庭院里種植木蘭。在徐凝的筆下,木蘭不單單是一種平凡的花,詩人賦予它以生命,對它寄予了深沉的愛。
你看,木蘭的枝條在風兒的吹拂下,那轉動的姿勢,多象拉動的雕弓。那一片片的綠葉輕輕搖曳,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多象一把把斜插的寶劍。這是木蘭花的形象嗎?這分明是手挽勁弓,腰佩寶劍,英姿颯爽,屢立戰功的女英雄花木蘭的形象。如今這位“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女英雄在哪里呢?“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如今這位有口皆碑的女英雄只留在人們深深的記憶中,那人們飲酒時所插的木蘭花,可是她的化身?“見說木蘭征戍女,不知那作酒邊花”,不是一般的聯想,既有對花木蘭的贊美,又有為當今世上不復有這等女英雄的慨嘆,感情真摯而深沉。“不知”二字,用得極其精當,十分凝重,把詩人那種“世無英雄”的心緒準確地表現出來。
白居易有一首《題令狐家木蘭花》的詩:“膩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從此時時春夢里,應添一樹女郎花。”詩人從木蘭花的特點,把它寫成美女的形象。他的另一首《戲題木蘭花》的詩:“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艷風吹膩粉開。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詩人則根據人花同名的特點,把木蘭花寫成木蘭女英雄的形象。
徐凝這首詩與白詩不僅在比喻上相同,有的詩在用韻上也相同。因為這首詩是和白詩的,徐凝在詩中,把木蘭英雄寫得更為形象、具體,突出了她的颯爽英姿,英武的氣概。
徐凝的這首詩,根據女英雄與花同名的特點,運用諧音雙關,寫得別有特點,既幽默、含蓄,又情趣盎然,寫花如人,憶人又想花,正所謂花同人,人同花,人花不分,融為一體了。運用諧音雙關,兩事物必須有相同或相近的特點,否則就會脫節,形同兩張皮。此詩的作者注意用寫人的語言來寫花,因而既形象又饒有情趣。
動詞用的好,是此詩遣詞上的一個突出特點。動詞或動感很強的形容詞表現動態感,恰當使用可以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象詩中的“轉”、“搖”、“動”、“斜”等詞就依靠本身的動性來表現人物形象,起到點晴的作用。
上一篇:白居易《題令狐家木蘭花》詠木蘭花詩賞析
下一篇:李德裕《憶辛夷》詠木蘭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