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梅·蠟梅》詠蠟梅詩鑒賞
沈懋功
數點檀心耐細看,蜂脾偷蜜怯余寒。
隔江梅柳春將至,預報東風蠟一丸。
這首詠蠟梅絕句描繪蠟梅開花預報春訊,用語新奇,頗有情致。
首句“數點檀心耐細看”寫蠟梅綻蕊時,其檀心數點枝頭耐人仔細觀賞。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臘月開花密而香濃,色深如檀香者,名檀香梅,最佳。”沈詩所詠者正是這種。用“數點檀心”來寫蠟梅花形,很有中國畫淡墨點染味道,追求其神韻之真切,并不斤斤計較外在形貌的相象與否,可見作者觀察、細看蠟梅之時,舍其枝干外在整體狀貌,而以特定鏡頭推出“數點檀心”令人將目光集中于此,可謂經濟傳神之筆。接著“蜂脾偷蜜怯余寒”是上句細細觀賞的結論。這蠟梅之色酷似蜂脾偷蜜只是還呈現出一絲膽怯之意,稍有怯冬之涂寒之意。“偷”、“怯”二字寫盡蠟梅其色黃似蜜脾,而且具有情感色彩。宋人王十朋《蠟梅》詩中說“游蜂見還訝,疑從蜜中來。”楊萬里《蠟梅》詩說“蜜蜂底物是生涯,花作糇糧蠟作家。歲晚略無花可采,卻將香蠟吐成花。”都同沈詩相類似,以擬人手法寫蠟梅花色似蜜脾,引人聯想,情趣頓生。不過楊萬里那首是通篇以蜜蜂吐蠟成花作比,王十朋則是從蜜蜂角度看蠟梅花幾乎錯認其家。與沈懋功這首詩“蜂脾偷蜜”一語所表現出那種將開未開的情態略有不同。沈作顯得委婉曲盡。王、宋則更簡捷暢達,情致各致。最后“隔江梅柳春將至”一語宕開,由惜梅轉而描寫江梅和柳,春天就要到了,但卻還沒有到。遞送這一消息的卻正是蠟梅“預報東風第一丸”。蠟丸傳書為人所勿知,這里說蠟梅其形又象是蠟封其梅蕾,正如楊萬里所形容的“殷勤滴蠟緘封卻”一樣,也是借蠟梅中之“蠟”字作文章,涉筆成趣,妙想天然,語意雙關,形神兼備。
總之這首詠蠟梅詩寫檀香梅在乍開之際梅色似蜂脾形似蠟丸的情景維妙維肖,巧語妙想,情趣盎然,給人以新鮮之感,是詠蠟梅的佳篇。沈懋功這首詩錄自《湖海詩傳》第十二卷。其中還有一首題畫詩,也寫得清新可讀。“霜林染遍葉酣紅,平遠秋山入畫中,經曲不知何處轉,小橋西去一灣通。”
上一篇:孫星衍《黃梅次韻》詠蠟梅詩賞析
下一篇:陸蓉佩《探春慢臘梅花》詠蠟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