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梅花》詠梅花詩鑒賞
盛貞一
古枝點點類璚瑰,不假天工為翦裁。
月夜孤標憐晚景,冰溪瘦骨絕塵埃。
寒香泣雨魂難返,貞節(jié)凌霜志莫回。
桃李未曾爭艷冶,半窗疏影自徘徊。
這首七言律詩作者盛貞一,《元詩紀事》說她是“馬彥奇妻,早寡。”《元詩癸集》說:“有三男一女,家甚貧,以指取漬麻水作點劃教其子。自述詩有云:‘一經教子丹心苦,半世紉箴白發(fā)新。’又為梅花詩,多以自況,至正間,避亂居華巖。”這首以梅花詩寄托自己心志七律,可能是其中一首。
“古枝點點類璚瑰,不假天工為翦裁”是寫古枝開花奇異天然,好象美玉一樣點綴其上。接著下面一聯(lián)“月夜孤標憐晚景,冰溪瘦骨絕塵埃”是描寫梅花所處環(huán)境及處于這一環(huán)境中梅花的形象。在明月映照之夜,冰冷的溪水仍然透著陣陣寒意。此時此地的梅花孤獨向晚,自臨寒溪。瘦勁峭拔的骨干傲然挺立。這種意境當然不同于宋人林逋《山園小梅》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那樣優(yōu)雅、寧靜、和諧的氛圍。“孤標”、“瘦骨”形成凄楚氛圍,流露了作者絲絲悲苦心意。孤、瘦、冰、絕,這些字眼給人造成的意象當然與影、清、香、浮所造成的意象不同。如果說這一聯(lián)還僅僅是梅花所處環(huán)境渲染烘托,多從外在著筆的話,那么“寒香泣雨魂難還,貞節(jié)凌霜志莫回”一聯(lián),則是明顯地將筆觸深入到梅花的內在精神品格上了。因是臨“冰溪”,當然是“寒香”,“泣雨”又正同上聯(lián)所描述的“孤標”相照應。“貞節(jié)凌霜”一句是梅花傲霜斗雪的寫實,同時又是作者早寡而守節(jié)的自喻。以寫實而論,寫出了梅花不懼嚴寒的自然屬性,在歷代文人詠嘆之中,又由這一自然屬性聯(lián)系到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不畏強暴、矢志不移的堅貞品格操守。不肯向權勢低頭的孤高之士借此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寄托自己的心志,如陸游等人詠梅之作。盛貞一作為早寡之人所說貞節(jié)當然是指從一而終的志向不肯改梅。就詩來說,比喻也確實得體恰當。但同時我們不能不看到,這種貞節(jié)的背后,隱藏著封建倫理道德觀念束縛下婦女作出的巨大的犧牲。作了犧牲而不知,反而津津樂道于此,讀至此處真是令人難免憂從中來。結句說“桃李未曾爭艷冶,半窗疏影自徘徊”自言不曾與桃李爭艷,獨自徘徊于窗前,是寫月光移動,梅花疏影也在隨之徘徊。從詩結句看倒是很有余味的。因為使讀者聯(lián)想到似乎是作者自己在月下徘徊,種種心思也盡在徘徊中。總之這首詩從描繪梅花的形神兩方面看都是很有特色的,尤其出自早寡婦人之手,,關合自家身世,托物言志,令人想見其冰清玉潔,孤標瘦骨的風神。可見她藝術修養(yǎng)之高。以貞節(jié)自守自得是其特點又是其弱點,這也難免、時代使然。同時的萬氏《詠枕上繡梅》說:“灑瀟英標別一奇,歲寒心事有誰知?妾心正欲同貞白,枕上殷勤繡一枝。”可看作是盛貞一的《梅花》詩同調。
上一篇:李德裕《憶寒梅》詠梅花詩賞析
下一篇:王冕《白梅》詠梅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