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水調歌頭和張大經賦盆荷》詠荷花詩鑒賞
趙孟頫
江湖渺何許,歸興浩無邊。忽聞數聲水調,令我意悠然。莫笑盆池咫尺,移得風煙萬傾,來傍小窗前。稀疏淡紅翠,特地向人妍。華峰頭,花十丈,藕如船。哪知此中佳趣,別是小壺天。倒挽碧筒釃酒,醉臥綠云深處,云影自田田。夢中呼一葉,散發看書眠。
趙孟頫在仕元之初是很想有所作為的。但在官場上受到某些人的猜忌和排擠之后,便對官場產生厭倦之情,非常向往自在的隱逸生活,這在他的詩詞中時有流露,本詞就是其中一首。此詞精心描繪了盆荷之美和賞玩盆荷之趣,贊美了隱逸生活,表現了作者的出世思想。
詞的開頭,作者用輕松的筆調,開門見山地揭示了全詞的主題:“江湖渺何許,歸興浩無邊。”“江湖”,指隱士的居處,用春秋時范蠡的典故。范蠡輔佐越王勾踐雪會稽之恥后,“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唐李商隱“永憶江湖歸白發”(《安定城樓》)句就是用此典故。渺,水遠貌。何許,何處。意思是:歸隱之地山高水遠,到何處尋找? 表現出作者向往歸隱之心。歸興,歸隱之趣。“浩”,大的意思,用得精到。寫出作者歸情之濃。下兩句作者從聽歌寫起,進一步表達自己心境之閑:“忽聞數聲水調,令我意悠然。”當作者歸興正濃之際,忽然聽到清新的水調歌,使詩人的心境更閑適自樂。“水調”,曲調名,流行于唐,相傳為隋煬帝楊廣所制。“悠然”,閑靜自得的樣子,照應了上句“歸興”一詞。這句詞是從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兩句詩中化來。陶詩表現的是一個隱士的悠閑、恬靜的心境。歸興正濃的詞人聽了數聲水調之后,閑適的心境與陶淵明極其相似,所以化用其詩以自況,便水乳交融,天衣無縫。“莫笑盆池咫尺,移得風煙萬傾,來傍小窗前。”這三句著重贊美盆荷,主要的意思是:不要輕視這小小的盆荷,雖然它大小不過咫尺,卻能把江湖的萬傾風煙移進來,展現在你的面前。“風煙”代指江湖。移得風煙萬傾,就是收來江湖萬傾。“移”字用得精妙,因為荷花歷來象征高潔,又總與煙水相連,因此,雖然是小小盆荷,也自然使人聯想到一湖碧水,萬傾風煙,并有身臨其境之感。詩人用以小見大的手法,充分表現了自己的歸隱之心,使首句的“江湖何許”也有了著落。同時,這三句話氣勢連貫,景、情、理三者渾然一體,讀之朗朗上口。“稀疏淡紅翠,特地向人妍。”這兩句側重描繪盆荷之美。“稀疏”,寫荷花不枝不蔓,清妍疏朗。“淡紅翠”,描寫荷花的顏色,寥寥三個字,盆荷之色態便躍然紙上。在那小窗前,盆荷雖然為數不多,葉又不密,色也不濃,但它不是以秾麗取勝,而是專以清妍的風姿神采博得人們的喜愛,表現出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的君子之風。
詞的上片,詞人濃墨重彩,描寫盆荷之美,意在突出盆荷的作用,而下片則著重描寫賞玩盆荷之樂。
“華峰頭,花十丈,藕如船,那知此中佳趣,別是小壺天。”這幾句詞主要通過對比的手法,說明賞玩盆荷之樂。“華峰”即指華山西峰,其峰狀如蓮花,故有此名。“佳趣”主要指賞玩盆荷的高雅閑適之趣。“壺天”,原為道家所稱的仙境,此處是指窗前賞玩盆荷的意趣和境況。華山蓮花峰雖高達十丈,藕大如船,但和這小小的盆荷比較起來卻差得太遠了,因為它沒有盆荷這種高雅閑適的意趣。這種境界和意趣如同道家仙境,別具一格,出塵絕俗。由于元代官場斗爭激烈,趙孟頫又遭受排擠,于是便產生厭倦之情,為了從精神上擺脫環境干擾和煩惱,他信奉道教。“小壺天”就是他所向往的、超塵出世的理想境界。他借描寫盆荷,把自己這種出世思想表現出來了。實際上,這種思想情緒在他的其他詩作中時有流露,如《挽道士》一詩中“早掛一帆歸去好,五湖煙景最情鐘”兩句詩就是明證。
上面幾句總寫賞玩盆荷之樂,接下來詞人又寫道:“倒挽碧筒釃酒,醉臥綠云深處,云影自田田。”“碧筒”即荷葉杯,也叫碧筒杯,盛夏用荷葉制的酒器。“綠云”,指荷葉碧綠如云。“云影”指荷葉映地之形狀。“田田”,指荷葉飽滿秀勁之姿。夏日里,拿著斟滿了酒的荷葉杯,在荷花下痛飲,醉后躺在碧綠如云的荷葉下面,欣賞著那映在地上的田田葉影,那是多么令人陶醉的事情啊!所以這三句詞雖然著墨不算多,但卻突出了安逸閑適生活的樂趣。結尾兩句詞,描寫荷下讀書入眠之趣,進一步深化了主題:“夢中呼一葉,散發看書眠。”這兩句詞本來是倒置的,意思是在荷下看書而進入夢鄉,而睡夢之中還招呼荷葉來陪伴自己,前句的“呼”字和后句“散發”兩字維妙維肖,充分表現出詞人當時那種自由灑脫的情態。由此,不禁使我們想起陶淵明《與子儼等疏》中的一段話:“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趙孟頫在本詞中最后兩句自我寫照的形象,就有點象陶潛這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隱士形象。其實,趙孟頫本人也的確仰慕陶淵明那種甘于隱逸的生活態度。他在《奉和本齋》一詩中就說過:“北窗高臥一杯酒,奈得淵明醉后何?”從這里,我們便更清楚地看出他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這首詞,作者先由歸隱之興寫起,寫到盆荷之用,再寫盆荷之美,又寫到賞玩盆荷之趣,旨在表現隱逸之樂。層次分明,風格典雅,音韻和諧,在眾多的詠花詞作中,別立一宗。
上一篇:趙孟頫《水龍吟次韻程儀父荷花》詠荷花詩賞析
下一篇:文征明《錢氏池上芙蓉》詠荷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