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蘭花》詠蘭花詩鑒賞
秋瑾
九畹齊栽品獨優(yōu),最宜簪助美人頭。
一從夫子臨軒顧,羞與凡葩斗艷儔。
秋瑾這首蘭花詩,與前人詠蘭詩有所不同:前人或即景抒懷,或狀物言志,或多或少都有正面描摹;而這首詩,卻沒有一句正面寫蘭,色、香、姿、貌均未具體說及,只是通過敘述與議論來詠物言志。
詩中借議論以說理、言志,本是宋詩的特征。有人批評宋詩議論化傾向,責其不如唐詩形象鮮明、意境生動,其實,宋詩的議論不可都稱其為病,比如蘇軾、朱熹的一些通過議論去說理言志的短詩,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秋瑾這首詩,也是深得宋人議論之法的,可以說是繼承宋詩傳統(tǒng)的佳作。
“九畹齊栽品獨優(yōu),最宜簪助美人頭。”畹,古代丈量土地面積的單位;九,虛指,言其多。廣闊的花圃里,百花齊放,唯有蘭花品格優(yōu)秀,最配簪在美人頭上。兩句都沒有說明蘭花美在哪里,優(yōu)在何處,然而,由于齊栽著的百花反襯,簪花的美人正襯,蘭花姿貌之美、品格之優(yōu)已經(jīng)隱約可見。
“一從夫子臨軒顧,羞與凡葩斗艷儔。”又以屈原正襯、凡葩反襯,蘭花的高雅品格更加真切感人了。
人們喜愛蘭,至于以詩禮贊蘭花,由來已久。早在屈原《離騷》中就多詠蘭:“紉秋蘭以為佩”,“疏石蘭兮以為芳”,“阮有芷兮澧有蘭”,“懷蘭英兮把瓊若”,“秋蘭兮青青”,……后來,李白、楊萬里、朱熹、鄭燮都曾留下詠蘭佳句。古人把好文章、好書法作品稱為“蘭章”,好友深交為“蘭交”、“蘭誼”,好人去世稱為“蘭摧玉折”,蘭花被當作美好事物的象征。
那么,從屈原到秋瑾,人們?yōu)槭裁慈绱绥娗橛谔m花呢?原因之一,是蘭的姿態(tài)典雅,樸實無華。蘭,葉色常青,花色多為黃綠,或淡黃、白綠,清雅無比。花朵雖小,清新宜人。難怪清代蘇靈《盆景偶錄》稱蘭、菊、水仙和菖蒲為“花草四雅”,以蘭為四雅之首。人們鐘情于蘭花的原因之二,在于蘭花品格高潔。蘭,原生于深山幽谷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明 ·張羽詩)。”秋瑾贊美蘭花“品獨優(yōu)”,不也因為蘭花姿態(tài)典雅、品格高潔嗎? 自從屈原臨軒眷顧之后,蘭花更羞與那些爭芳斗艷的凡葩為伍了。這不正是不同凡俗的有志之士高尚情操的寫照嗎?
秋瑾正是一位充滿民主革命精神的有識之士,這首蘭花詩,恰好顯露出了女詩人的高尚情操,詩題在蘭,詩意在人。雖然句句詠蘭,卻又自始至終把蘭人格化,以蘭喻人,借物以言志,而且,襯托方法用得自然。屈子眷顧,美人簪頭,是以美好事物為陪襯;九畹齊栽的群花,襯托著蘭花的出類拔萃;爭芳斗艷的凡葩,反映著蘭花的端莊高雅。從這里,我們能領略到詩人的高雅情趣、高尚志向,絕非一般凡俗之輩可比。
上一篇:堵霞《解語花草蘭》詠蘭花詩賞析
下一篇:李白《古風》詠蘭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