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蘭二首·(一)》詠蘭花詩鑒賞
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
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
清秋時節,一個人孤寂地在曠野中觀賞秋蘭。帶著一絲涼意的秋風,吹動著他佩帶的翠環,冰冷的露珠也滴落在他身上了。“翠環”和“蒼玉”都是一種服飾。古人非常重視玉,《禮記》中就有“古之君子必佩玉”的說法。可見佩玉是貴族和賢能之士的一種衣飾,古代穿禮服要有兩套佩玉,系掛在腰的左右。詩的前兩句,寫出了環境和時間,也交待了主人公的身份。詩的后兩句把筆鋒遠揚開去,說賢能之士與其用美玉作服飾,不如用蘭草編織成飾物帶在身上,可以使濃郁的香氣溢滿整個空曠的山谷、詩人在這里活用了屈原《離騷》的詩句和思想。“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江離”、“芷”、“秋蘭”都是香草名,屈原要把這些香草作成裝飾品佩帶在身上,用以表達要博采眾長完善自己的高潔情操。
古人詠蘭花,多贊美其香味純正濃郁,而且寄托著不與世俗為伍、品格高尚的思想境界。屈原自不必說,就是唐代一些著名詩人也不例外,如李白就有“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的詩句。詩人唐彥謙也用了這種傳統的表現手法,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詩,以蘭花的香氣比擬自己的高潔情操,描寫蘭花在秋高氣爽的大好時光里,空絕群芳,在借“美人”把它當作飾物帶在身上,才能發揮效用,才能“幽香藹空谷”,反映出作者要有所作為的情緒。
上一篇:溫庭筠《觀蘭作》詠蘭花詩賞析
下一篇:《蘭花·蘭二首·(二)》詠蘭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