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白牡丹》詠牡丹詩鑒賞
王貞白
谷雨洗纖素,裁為白牡丹。
異香開玉合,輕粉泥銀盤。
曉貯露華濕,宵傾月魄寒。
家人淡妝罷,無語倚朱欄。
牡丹是花中之王,古今不廢吟詠。或詠魏紫,或詠姚黃,大都散發著奢豪華貴的氣息。而詠白牡丹者,又多寄失意之情或郁郁不平之忿。如“白花冷淡無人愛,卻占芳名道牡丹”(白居易《題白牡丹》),“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裴潾《裴給事宅白牡丹》)。然而王貞白的這首《白牡丹》詩卻不寄失意之情,也不含孤高之意,只是站在欣賞的角度來寫的。
首聯“谷雨洗纖素,裁為白牡丹”以美好的想象發端,為全詩定下贊詠的基調。“谷雨”在這里指的是季節也是指這個季節中的雨。“谷雨”正是春之末夏之初,此時的好雨洗凈了白色的絹帛,將其裁剪成一朵朵艷麗的牡丹花,詩人的想象多么美,比喻多么妙。“洗”字用得生動,而“裁”字更照應得巧妙。頷聯兩句分別寫出牡丹的香與色:奇異的芬芳如玉合(通盒)乍開;凈潔的顏色如涂銀的盤子。這兩句寫得有香有色,芬芳皎潔。頸聯兩句以清晨和深夜的不同景象進一步夸贊白牡丹的姿色。“曉貯露華濕”一個“濕”字顯得嬌艷欲滴;“宵傾月魄寒”一個“傾”字把月光花色融在一處,交映生輝。尾聯兩句運用擬人手法把對白牡丹的贊美推向高峰。那已不再是白牡丹了,那是淡涂脂粉的美貌佳人(《全唐詩》“家人淡妝罷”一句“家”字下注“一作佳”。我以為以“佳”代“家”為更好)默默無語地倚立在月下的朱欄邊。在詩人眼里,這白牡丹就是一個雍容典雅文靜嫻淑的少女。古人說:“王嬙、西施,天下之美婦人也。儼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詠西湖句)可是讀了這首詩,人們會感到這淡妝的素雅嫻靜的白牡丹更勝過那濃妝艷抹出盡風頭的紅牡丹一籌。
全詩想象豐富,比喻恰切,對仗工巧,結尾兩句用擬人手法更具神韻,不失為詠白牡丹之佳作。
上一篇:韋莊《白牡丹》詠牡丹詩賞析
下一篇:張蠙《觀江南牡丹》詠牡丹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