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榴花》詠石榴詩鑒賞
張弘范
猩血誰教染絳囊,綠云堆里潤生香。
游蜂錯認枝頭火,忙駕薰風過短墻。
仲夏五月,芳菲漸寂。“日烘麗萼紅縈火”的石榴花盛開了。元朝大將軍張弘范對此芳辰美景,浮想聯翩,詠成了這首《榴花》絕句。
動人春色不須多,萬綠叢中紅一點。那盛開的石榴,真是紅得耀眼,仿佛是猩血染成。石榴的芳香,招引來一群辛勤釀蜜的蜜蜂。可是,它們一見猩紅的石榴花,錯認枝上著了火,趕緊避開,乘著南風飛過短墻而去。作者用“忙駕薰風過短墻”的詩句,形象地點出榴花猩紅勝火,構思新穎,在詠石榴詩中別開生面。今天的石榴品花中,就有一種名喚“火石榴”。
在群芳譜中,石榴花象一位性格高傲而莊重的女子。《博異記》中記載了一個有關石榴花的神奇傳說:天寶年間,崔元徽春夜遇美女十余人,內有緋衣佳人,姓石名阿措,她見封家十八姨舉盞時,舉止輕佻,便拂衣而起,正色拒之。阿措即石榴,眾美女皆花神,封家十八姨即風神。這個傳說,隱喻石榴花雖風姿艷麗,卻能莊重自愛。楊萬里詠它“不肯染時輕著色,卻將密綠護深紅”;馬祖常詠它“只待綠蔭芳樹合,蕊珠如火一時開”;高啟詠它“夜來端午宴,淡卻美人裙”;這三位詩人各言石榴之美,有的詠它端莊,有的詠它濃艷,有的詠它優雅。石榴花除紅色外,還有微黃帶白的黃石榴,潔白如玉的白石榴。《花經》載:“石榴有并蒂花者,又有紅花白緣,白花紅緣者。”只是黃白石榴不多見而已。
石榴,是西班牙和利比亞的國花,被這兩國人民視為富貴吉祥的象征。中國人民因石榴多子,也以此象征子孫繁衍。故石榴是古代饋贈的禮品。在今天的日用品圖案上,石榴與牡丹一樣,也是屢見不鮮的。
引詩作者張弘范,是元朝大將。他曾任蒙古漢軍都元帥,為元朝統一中國建立大功,在厓山石壁上刻有“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于此”。后被人磨滅。張弘范在歷史上的功過,自有史家評說,非本則詩話議論范圍。但就這首《石榴》詩而言,這位大將軍的確還有一點文學才情。
上一篇:劉辰翁《清平樂石榴》詠石榴詩賞析
下一篇:朱之蕃《榴火》詠石榴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