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隔浦蓮荷花》詠荷花詩鑒賞
史達祖
洛神一醉未醒,俯鑒窺紅影。萬綠深相衛,西風靜,不放冷。侵曉鷗夢穩,非塵境。棹月香千頃,錦機靚。亭亭不語,多應嗔賦玉井。西湖游子,慣識雨愁煙恨。只恐吳娃暗折贈,耿耿,柔絲容易縈損。
曹子建《洛神賦》描寫洛水女神的豐姿道:“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宛如芙蓉出綠波、……丹唇外朗,皓齒內鮮……”可以想見,“洛神一醉未醒”是何等風韻了。這首詞的第一句,就是這樣狀寫荷花的芳容。一個“醉”字,為我們畫出了洛水女神紅紅的臉膛。而“俯鑒窺紅影”一句,不僅描繪出微垂的荷花的神態,而且以清水中色彩鮮艷的倒影相映襯,真是傳神之筆!接著,作者把畫面展開,現出荷塘的全景。一片碧綠,護衛著朵朵紅云,更覺幽雅莊嚴。“西風靜,不放冷”,看似平平之句,卻是詞眼所在。一個“靜”字,上承“一醉未醒”、“俯鑒窺影”,下啟“曉鷗夢穩”、“月香千頃”,整幅畫面暖氣融融,令人陶醉。
“侵曉鷗夢穩”,確切點明了時間在凌晨,沙鷗安然而憩,突現了周圍的一片寧靜。一個“夢”字,把人的靈性賦于水鳥,更加涂濃了“非塵境”的色彩。“棹月香千頃,錦機靚”:“棹”,原指船槳,這里用如動詞,借助前邊一個“靜”字,便把月兒寫進水中了。千頃荷塘,風靜波平;皎皎明月,倒影如舟。上下天光輝映,荷色與月色交融。這寧靜的畫面,就象天機織就的錦繡,色彩斑駁,令人賞心悅目。“錦機靚”的“靚”,有妝飾艷麗之意,這里突出理想的“仙境”之美。人謂“史邦卿之能刷色”(田同之:《西圃詞說》),姜白石稱梅溪詞“奇秀清逸,有李長吉之韻”(《梅溪詞》序),于此可見一斑。
然而,神仙的境界總是可望而不可及。詞的下片,便自然地回到了煩惱的塵世中來。“亭亭不語,多應嗔賦玉井”,是從荷花的境遇方面深入刻畫。看她亭亭玉立,默默不語,大概是在嗔怪公子哥兒們所賦的玉井之詩吧! 唐陸龜蒙詩云:“金龍傾漏盡,玉井敲冰早。”敲冰做什么呢?“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杜甫:丈八溝納涼詩二首》)原來是要把蓮藕洗凈鎮涼,用以消暑。如此虐待摧殘,就難怪荷花亭亭不語,秀目含嗔了。這里顯然也融和著作者的忿忿不平。“西湖游子,慣識雨愁煙恨”,明寫荷花,實際上是在寫作者的坎坷人生。“識”而且“慣”,飽含著多少辛酸苦痛! “只恐吳娃暗折贈,耿耿,柔絲容易縈損。”這結尾兩句,設想的是最不幸的遭遇:只怕那無心的少女,輕易折枝送人。這樣,就只能柔腸寸斷,芳容遽損了。“吳娃”是吳地對美女的稱謂;“耿耿”,這里是煩燥不安的樣子;“縈損”一詞,似從蘇東坡《水龍吟 ·楊花詞》“縈損柔腸”句中借來。這里隱藏著作者對前途命運的重重憂慮。
雷履平先生說,從梅溪的一些詞中不難看出,“詞人是懷才不遇的,有官職卑微的不平,有仕途坎坷的辛酸 ,有歸隱不得的悲哀……對那令人窒息的時代,詞人提出了抗議。”(雷履平·羅煥章校注《梅溪詞》前言)梅溪的詠花詞,幾乎每首都融進了一個鮮明的自我,實在也不乏這些忿然之詞。
上一篇:姜夔《念奴嬌》詠荷花詩賞析
下一篇:高觀國《祝英臺近荷花》詠荷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