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疏影殘荷》詠荷花詩鑒賞
鄭掄元
芳塘曲處,看翠云憔悴,收盡殘暑。記得羅衣,水上頻湔,嬌鬢一時相妒。而今一片煙波冷,只剩得、雙雙鷗鷺。知恁時、越女還來,空憶采蓮前度。眼底紅芳嫁盡,但枯蘆歷亂,堪訴愁苦。卷向薰風,坼向西風,消受斜陽無數。曉來清露恰濃甚,正無奈、盤心非故。只看他、鉛淚難收,灑作一池煙雨。
“芳塘曲處,看翠云憔悴,收盡殘暑。”三句詞,先將盛夏過后,荷塘里花凋葉殘的景象概括出來。“翠云”喻指荷葉。望眼前冷落凋蔽的荷塘,令人不禁回想起“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時的動人情形:姑娘們蕩著輕舟,歡歌而來,“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嬌艷的鮮花和少女的面龐交相輝映,構成了一種美妙的神話般的境界。而今一片煙波冷,只剩得、雙雙鷗鷺。”詞人接著將筆鋒一轉,又對荷塘今日的景象做了進一步描繪。煙水迷蒙,鷗鷺孤眠,不僅殘暑收盡后的氣候讓人覺得寒冷,花殘人杳的情形更讓人覺得凄涼。一個“冷”字,寫出了審美主體對客體的內心感受。昔日的繁鬧和今天的冷寂,恰好形成鮮明對照,而對照越是鮮明,也就越發感到昔日值得懷戀,這便很自然地引出了過拍兩句:“知恁時、越女還來,空憶采蓮前度。”
詞的下片集中筆墨賦殘荷。滿塘紅荷已經謝盡,昔日舒卷于和風之中的荷葉,也在秋風的揉損下殘破不堪,一腔惜花的幽怨,而今只能訴與雜生的枯蘆。“薰風”指東南風或南風,這里指夏日的和風;“消受斜陽無數”一語摹寫物態,于冷凈中含有深情。不難想見,西風落照中的殘荷該是一副多么憂傷的意態,整個荷塘又該是一番多么蕭條的景象!“曉來清露憐濃甚”以下四句,再將殘荷置于曉風清露之中,用擬人手法塑造了殘荷的形象。那曉風中搖落的滴滴清露,不正是殘荷和著脂粉拋灑的點點珠淚嗎?“只看他、鉛淚難收,灑作一池煙雨”兩句,創造出一種更加凄寂空冷的意境。這種“篇終接渾茫”的寫法,更能惹人遐思。
這首詞主要采用賦的手法寫殘荷,但詞人不是僅僅將目光集中在殘荷的一朵殘花、一片敗葉上,而是始終注意了對荷塘這一小環境的描繪,藉以渲染氣氛,突現主體。詞中雖然很少使用直接抒情的句子,但從字里行間,詞人那一片惜花深情還是明顯地滲透了出來。賦詞的目的是為了抒情,賦殘荷的用意在于惜落花,這一點是不言而喻的。
上一篇:姚天健《祝英臺近白蓮》詠荷花詩賞析
下一篇:嚴廷中《百字令殘荷》詠荷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