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邵武泰寧途間—路海棠》詠海棠詩鑒賞
陳普
萬騎連接出天國,諸姨撩亂上驪山。
道人不識紅妝面,何事扶筇過此山。
這是一首詠海棠花詩。作者陳普,別號懼齋,有《石堂先生遺稿》。他入元之后,絕意仕進,以教授生徒為業,從事著述。這首詩是他從邵武(今福建省邵武縣)赴泰寧(今福建省泰寧縣),一路上有感海棠花之美而賦此詩。中晚唐人詠海棠花者尚少,不如詠牡丹者多。宋人詠海棠者多起來,從宋真宗、晏殊、歐陽修、梅俞、蘇東坡、陸游等都有詩留下。不過有的人形容其美(歐·梅),有的比之美人(陸游),其詩體形式也多樣。而這首詠海棠詩卻采用歷史故實比喻海棠花,構思新穎,獨具一格。
詩題是說路中觀賞海棠。由邵武縣到泰寧縣有百多里路,方向是由東北向西南方向進發,一路山水風光饒人,而獨以海棠為最,故而引起作者特殊的審美感受,于是揮筆寫下了海棠花觀感這首詩。開端一句“萬騎連接出襄國”,是用典。后趙石虎廢兄子石弘,自立為后趙主,稱大趙天王,后又稱帝,都襄國(今河北邢臺市南)。石虎驍勇絕論,酷虐嗜殺,荒嬉奢侈。曾作萬花騎軍,出入隨從護衛。作者正是以萬騎出襄國,來比喻自己出邵武縣南奔泰寧,一路所見海棠花的情景。夾路山間路旁,海棠遍地皆是,紅花怒放,絡繹不絕。柔條密葉搖曳繁榮,頻頻點首,怡人情性,蕩人神魂。于是詩人神思中幻化出石虎萬花騎出襄國的情景,萬花騎夾持一人,如眾美簇擁,群星捧月,其樂何如! 這一句開門見山,直接扣題,點明了出游的仲春季節。古人說海棠花開在桃李花之后,牡丹之前,可以和牡丹花抗衡。這一句又把人帶入海棠花的熱烈與優美的詩境中,一入手就把感情推向頂點,有先聲奪人的力量。作者并未以此盡興,再用重槌擊響鼓,又化出“諸姨撩亂上驪山”的詩句,再刻畫一路海棠花美。這句又是用典,唐宗宗早年勵精圖治,晚年荒淫嬉戲,朝政委于李林甫、楊國忠之手。終日與寵妃楊玉環宴游歌舞。每年入冬十月率寵妃楊玉環及其姐妹,韓國夫人,秦國夫人,虢國夫人等,到驪山華清宮避寒,洗浴歌舞,夜以繼日。諸姨是指楊玉環的姨妹。撩亂,是指觀者眼花撩亂。這里是用唐玄宗率領宮妃及諸姨奔上驪山的景象來比喻入眼的海棠花之美,撩亂心神,不能不為之動情。這兩句詩寫盡路花,以萬花騎,諸姨粉黛喻海棠花,聯想奇妙,別致新穎,詩的后兩句即轉即收,寫自己感受,間接地襯出花美?!暗廊瞬蛔R紅妝面,何事扶筇過此山?!钡劳局瞬挥浐L幕ǎ蛔杂X地拄著竹杖,過山觀海棠花。這兩句詩寫觀賞者的心理,由于是行人,路見海棠花之多。自然無法記住其個性特征。自然是一路數來,一路觀賞,不自覺地過了開滿海棠花的山。由于精神集中在海棠花上,自然不去思考此行目的。必忘路之遠近高低,更無勞累疲乏之感??墒鞘潞螅艜垂詥柡问碌谴烁呱?,而且又是以老邁之軀,借竹杖而行岐嶇險峻之山路。這從心理感受的描寫中發展詩意,向人道出海棠花的奪人的美的魅力。歸結為花美情亦美,含蓄耐人尋味。
上一篇:劉兼《海棠花》詠海棠詩賞析
下一篇:鄭守仁《雨中海棠分韻得肉字》詠海棠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