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辦法總比麻煩多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這是起源于文革,流傳至今的名言。從中不難理解,只要不在困難面前低頭,總會想出辦法戰勝它。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
農場主詹姆斯先生擁有一家大果園,目前對他來說,最頭疼的事是怎樣給工人支付工錢,于是他請求經濟學家給他出謀劃策,恰好,此時,經濟學家也對這個工錢支付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就答應幫助詹姆斯先生設計薪酬計劃;作為回報,詹姆斯先生把農場提供給他們做實驗室。
詹姆斯先生原本是按照“計件工資率”來支付報酬的。他保證,無論工人在貧瘠還是肥沃的土地上勞動,他們的工資都不會低于國家水準。詹姆斯每天都要調整“計件工資率”,使它恰到好處。工人們摘得多,“計件工資率”就定低些,摘得少,就定得高些。但是,不久后工人們約定,在保住“計件工資率”的前提下,誰都不能摘得太快。結果,農場的采摘效率不如以前了,這給詹姆斯先生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經濟學家則建議詹姆斯先生采取另一種調整工資的方法:根據土地采摘的難易程度,設定不同的“計件工資率”。這種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工人們集體拖延的問題。經過一段時期的實驗,詹姆斯先生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新方法提高了50%的生產力。
第二年的夏天,經濟學家開始考慮,如何刺激農場里懶惰的管理人員,這些人掌握著給每個工人分配任務的大權。經濟學家發現,管理人員經常把最輕松的活兒交給自己的熟人去做。這種“用人唯親”的做法也會使生產力大打折扣。
經濟學家很快想出了“餿主意”:把每個管理人員的工資同當天的收成聯系起來。這樣一來,管理人員會把最有效率的差事交給那些吃苦耐勞的員工,而冷淡自己的朋友,這樣生產力很快又上升了20%。
第三年的夏天,經濟學家又提出了“競賽計劃”。工人們可以自愿組隊來參加勞動。起初,互為朋友的人會結合在一起,但當經濟學家為那些產量最多的隊伍頒發獎金時,一切都改變了。又一次,工人們把金錢擺在社會關系的前面。他們紛紛從自己的熟人圈中跳出來,加入最有活力的隊伍。做事麻利的工人們結合在一起,生產力又劇增20%。
從最開始令人頭疼的支付工資問題,到最后徹底解決,并大大提高了生產力,農場主詹姆斯先生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擔心麻煩的出現,因為,解決麻煩的辦法也是會有的。
作為社會中的一分子,我們也要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可以告訴自己,每個人生命的本身是為了解決麻煩,而不是躲避麻煩的。
當然,我們不否認,每個個體能力有大有小,辦事效率有高有低。那么,怎樣讓自己成為那個能力強,辦事效率高的人呢?
首先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能力,把所有能支配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專項上。不過,你得永遠持有這樣的信念:哪怕再苦再累,我也會想到辦法挺過去的。這樣堅持下去,終有一天,你就會發現自己突然強大起來了,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事。這就是“信念加努力”的成事之道。
哈特葛倫在年輕時曾是一名挖沙工人,長年累月的勞作使他萌發了一個想法:如其這樣漫無目的的生活著,還不如去成就自己的人生事業——成為研究南非樹蛙的專家。
按照哈特葛倫所受的教育,本來他不具備這方面的才能,但他從1969年開始,就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在了研究的專項上。他每天都收集150個標本,共做了大約300萬字的筆記,終于找到了南非樹蛙的生活規律,并從這些蛙類身上提取了世界上極為罕見的一種能預防皮膚傷病的藥物,從而一舉成名,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并成為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哈特葛倫的故事告訴我們,在辦任何一件事情時,我們必須丟開“自己不可能”這個錯誤的觀念,一旦我們相信前方麻煩不斷,我們將無法邁步,更奢談成功。楊培安有首歌《我相信》里提到:“想飛上天,和太陽肩并肩,世界等著我去改變。拋開煩惱,勇敢地大步向前,我就站在舞臺中間。”我們要相信辦法總比麻煩多,經常與自己做一下比較,看看今天有沒有比昨天有進步——即使只有一點點。
只要再多一點能力,只要再多一點敏捷,只要再多一點準備……在面臨任何艱難困苦時,我們都能過從容渡過。
笛福筆下的魯賓遜,是有其真人真事的。
一個英國的水手因沉船而流落到了無人的荒島,度過了26年,在進退無路的情況下,他開始想辦法自救——做木筏、造房子、種糧食、養牲畜……竭力投入到與大自然的抗爭中去。他靠自己的雙手,憑著自己的智慧,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把這個荒島變成了“世外桃源”,還勇敢地救了一個土著人“星期五”,和他共同生活,就在他快要放棄回到英國的時候,他卻得到了離開荒島的機會,經過重重困難,魯賓孫最終離開了荒島……
魯賓遜的樂觀和勇氣是可嘉的,為了生存做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事情。毋庸置疑,魯賓遜之所以能逃出荒島,一定和他的樂觀向上、銳意進取、百折不撓的生活態度有關,正是這種心態,為他帶來了走出困境的精神支柱。
我們很有幸,沒有遭遇魯賓遜這樣被拋棄孤島的苦命。既然魯賓遜能夠想出那么多辦法解決生存的麻煩。我們就更沒有任何借口來解釋為什么長時間仍然無法勝任一項工作,也沒有任何借口擔心前方的麻煩重重而不想行動。
上一篇:畏手畏腳的人,絕不會獲得成功
下一篇:相信積極的自我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