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孩子的自尊心該怎樣維護
小寧已經三天沒回家了,這讓周太太和丈夫如熱鍋上的螞蟻,小寧一直是個很乖巧聽話的孩子,他還是學校初三年級的學生會主席,這次怎么突然說不見就不見了呢?
給了學校打了幾次電話之后,周太太才了解到,原來前幾天兒子代表學校參加了全市初中生英語演講大賽,而因為緊張,他表現不大好,沒拿到獎項,被學校的一些同學嘲笑了幾句,原本兒子打算把這次的獎狀當做是自己15歲的生日禮物,但沒想到卻是這樣的結果。周太太明白,小寧一直都很好強,但這次的失利無疑對他來說是個很大的打擊,更別說被同學在背地里說來說去了,怪不得這對兒子會“玩失蹤”,后來,周太太想到一個地方——小寧外婆去世前留在農村的老房子。果然,小寧就在那里,見到爸爸媽媽,小寧哭了,哭得很傷心。
心理導讀
案例中的小寧之所以失蹤,是因為失敗后被同學嘲笑而感覺自尊心受到打擊。的確,自尊是人活于世的根本,自尊才能自信,才能自強,而作為父母,一定要維護孩子的這種自尊心,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以健康的人格和心態去迎接社會,而自信必不可少。
可是生活中,很多父母面對孩子情緒不對或者陷入困境時候,不是采取鼓勵的措施,而是打壓或者生硬地斥責;也有一些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結果導致孩子叛逆、自卑等,其實,這都是對孩子的不尊重,也傷害了一個孩子的尊嚴,對于成長期的孩子,我們只有給足尊嚴,他才會自信。
專家建議
建議1 尊重孩子的個性
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如同我們不可能找到兩朵相同的花兒。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感受事物的方式、玩耍的方式、思維的方式、學習的方式、享受的方式。正是這些“個別的特性”使他與眾不同。
因此,家長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只有真正地了解你的孩子,才能根據其個性打造其獨特的人生,讓他更自信的生存。
建議2 孩子也要面子
俗話說:“樹要皮,人要臉。”孩子也和成年人一樣,他們也有“面子”,也需要得到眾人的尊重。當他做得不好時,你馬上指出來的話,有沒有考慮場合,考慮他的自尊心呢?
如果你當著別人的面說:“看人家多自覺,你能不能長進點?”你會發現,孩子以后的問題會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不聽話。因為你不給孩子留面子。如果你當著老師的面、親戚的面數落他,那情況就更糟,他要么變成可憐的懦夫,要么成為一個偏激者。因此,父母切記: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太多壞話。否則,你的“抱怨”會毀了孩子的社會形象,也毀了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建議3 不要總是負面地評價孩子
一般來說,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者在競爭中不斷受挫時,一般會出現負面情緒,此時,我們要對孩子的歸因引導應有一定的引導策略,孩子輸了的時候,不出現“是因為你笨!”之類的評價,避免孩子將失敗歸因于自己能力差等內部因素,引導孩子在競爭中學會分析自己的能力、任務的難度、客觀環境等,客觀地進行歸因。
建議4 尊重孩子的觀點,比如多和孩子交流,聽聽孩子的心聲
“我爸爸非常專橫。他不和別人討論任何問題。他只是表明他的觀點并宣稱其他人都是愚蠢無知的。他總是試圖告訴我該思考什么,如何做每一件事。小時候不懂事,我以為爸爸是對的,可是長大后,他還是這樣,到最后我只能對他的任何話都充耳不聞。”
這是一個12歲女孩的心聲,或許這也是很多這個年紀的孩子的心聲,做父母的很容易因為自己的身份和智慧而變得過于自信,而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做出一些宣告、決定和斷言,壓制了孩子日益成長的尋求自身對事物獨立看法的要求。這實際上是要讓他按照你的觀點和價值觀來生活。這種“統治方式”造成的結果無非有兩種,孩子的叛逆或者自卑,沒主見、不自信。家長要明白,你越是將自己的觀點和價值觀強加于他,并自以為他會與你分享,他拒絕接受它們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便一個較小的孩子也是如此。
建議5 幫孩子找到競爭的優勢
我們要鼓勵孩子,告訴他不必過分在你別人的評價,要相信自己。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全才,有長處也有短處。能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點,幫助孩子建立堅定的自信,這是我們家長首先要做的。家長要引導孩子挖掘自己的優點,不斷強化,使孩子走出自卑的困擾而變得自信起來;幫助孩子發現自身優點和長處是克服害怕競爭的良方。
以上這些方式都是家長應該學習的,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的行為,維護好他的尊嚴,才不會傷他自尊,這也是讓孩子維持自信的最佳方式!
上一篇:學習要掌握方式方法——董必武的點撥教子法
下一篇:完美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