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愛我,我愛人人:走向群體的“歸屬感”
馬斯洛認為需求的第三個層次就是愛和歸屬的需要,即人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接受,并希望在某一個群體中生活和工作。這個理論在工作中的體現(xiàn)就是:人們都希望在工作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發(fā)展的空間和平臺。并在這個空間和平臺中釋放自己的能力,做出最好的成績。在一定的程度上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得到大家的認可。與此同時還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這種歸屬的需要讓很多女人在不同的崗位和行業(yè)間跳轉,以求在工作中找到更適合自己發(fā)展的空間和平臺。女人的事業(yè)需要一顆“人人愛我,我愛人人”的真心,以此來結識更多的朋友或伙伴,感召更多的情感共鳴。這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需求,是人與人之間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女人在工作中能找到一種歸屬感,在工作中和同事發(fā)展友誼,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促成價值的實現(xiàn)。是工作滿足了女人更高層次的需求。
瑪麗和珍妮同時進入美國加州一家電力公司,在工作中她們不相上下。瑪麗是電力公司總經(jīng)理的親屬,而珍妮是單槍匹馬。兩人在同一部門工作。盡管瑪麗是總經(jīng)理介紹來的,但珍妮并沒有因為自己沒有這樣的關系而消極。在工作中,珍妮經(jīng)常與瑪麗相互協(xié)作,探討工作中的難點,相互配合非常默契。就這樣她們成了工作中最要好的合作伙伴。瑪麗也愿意同珍妮編在一組,相互促進。在完成11萬伏高壓輸電線路安裝過程中,瑪麗和珍妮一起晚上看圖紙、安排工序;白天干活。也比預定工期提前1/3,也因此受到表彰。
曾經(jīng)有朋友勸珍妮,瑪麗本來就有關系,現(xiàn)在你幫她的忙相當于斷了自己的升遷之路。珍妮回答朋友說:“首先我佩服的是瑪麗的能力和人品,她的成功,靠的是自己的實力,畢竟全公司沒有多少人能夠進行11萬伏的帶電作業(yè);第二,如果自己沒有水平,即使主管看重我,我也不會有什么出息。我現(xiàn)在也是向她學習本事;第三,我與她配合默契,工作起來比較順手。”
通過相互之間的配合,珍妮和瑪麗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并且上級通過瑪麗也認識了珍妮,認為兩個人的能力同樣突出。在瑪麗升遷為安裝公司經(jīng)理之后,珍妮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副經(jīng)理。瑪麗心里也明白,沒有珍妮的幫助,僅靠自己也不會有這么突出的成績。在不久之后,瑪麗通過關系將珍妮調(diào)到另一部門擔任正職。這樣,珍妮的路子也寬廣起來。此后,兩個人在兩個部門相互協(xié)調(diào),工作就更加好干了。
人人都有一種歸屬的需要,女人也不例外。女人對于職場上的歸屬感,雖然不及對家庭的歸屬感那么強烈,但是工作團體中所打造的向心力,同樣會讓女人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在工作團隊中,只要我們能夠放開自己,結識更多的朋友,就會有得到滿足和幸福。這樣在這個團體中我們就不會孤單,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有人跟我們站在一起。因此,我們才能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得到更多的幫助,才能做出更有成就和價值的事情。
上一篇:享受愛與被愛:夫妻都要懂愛的法則
下一篇:從容是一種強大:男人的心靈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