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打交道,才會得到更多機遇
作為將要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我們一定要明白,機會總是在和別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得到的。無論是取得信息還是尋找幫助,都要和別人打交道。好的人際關系,是產生機遇的前提。如果別人愿意幫助你,你就有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而如果你總是信奉單打獨斗的原則,機遇就會離你遠去。
天時,地利,人和,好的機遇才會產生。有人認為好的機遇屬于天時,其實不然,天時也可由人和造就。關鍵時刻,有人為你說一句好話,說不定你的機會就會到來。朋友不經意間說的一條新聞,說不定就會成為你創業的源泉。所以,不要忽視身邊的每一個人,樂于和別人打交道的人,才會得到更多機遇。
金某是一個年輕的木制用品推銷員,有一次,他和一位同事去推銷產品,恰逢該公司老板剛剛買完一季度的辦公用品,辦公室不再需要木制品。同事在和老板談天時,金某認識了一位打掃衛生的老大媽,和她攀談了一會兒。不久,同事出來,告訴他不需要購買產品,老大媽驚奇地說:“經理家不是打算買一批好的木制家具嗎?你們有沒有?”金某轉身拉著同事上了樓,不久,經理爽朗地笑出來,“沒想到,你們消息這么靈通,連我家缺家具都知道,好吧,我決定買你們的產品。”因為這一次成功的交易,那個老板連辦公用品也換成了這家公司的。后來,公司因此打開了市場,很多知名的大企業也紛紛改用他們公司的木制品。
所有市場的打開不過因為一個偶然的機遇,而所有的機遇不過因為金某和一個清潔工多聊了幾句。所以,盡可能大地擴展自己的交往半徑,我們就可以獲得更多的機遇。
研究表明:一個人和世界上的任何人之間只隔著六個人。不管他們之間有著怎樣大的差別。也就是說,通過六個人,你甚至可以聯系到美國總統。而構成這個奇妙六人鏈的第二個人,一定是你認識的——比如,你的父母,你的同學,也許是自己不經意間認識的一個朋友,也許是在你公司搞清潔的阿姨。通常我們所謂的“機遇”和“貴人”,就是在適當的時間出現的適當的人、事的組合。只要這些人或事或時機能夠幫到你,它就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雖然我們無法控制這種完美巧合何時出現,但我們可以通過拓展人脈,來給自己創造更多的可能。
也就是說,“機遇”這種可遇而不可求的物質,它由“時機”“地利”“人和”等元素組成,我們唯一可以控制的只有“人和”。通過和也許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交往,我們也會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憑此來制造很多機遇。
當然更多的機遇是那些“富人”提供給你的,尤其是賺錢的機遇。但是,“富人”們都有自己的交際圈,他們的眼中,往往是不會有我們這樣的小人物的。怎樣結交比我們優秀的那些“大人物”呢?要知道,雖然金錢幾乎無所不能,但“大人物”也有遇到急事的時候,也有需要別人解圍或者幫助的時候。這時候,只要伸出你的手幫助他們,你就可能獲得一個富翁朋友。當然,不僅如此,如果你善于交往的話,你還可以獲得他身后龐大的人脈資源和提供給你的不錯的機遇。
前MySee總裁高燃的人生轉機,就蘊藏在一次采訪中。當時,高燃在《經濟觀察報》做一名財經記者,但他已經有了自己創業的初步想法,他曾拿著電子商務的計劃書在電梯中堵過楊致遠,但沒有結果。這次他們要采訪幾位重量級人物,幾個記者都把話筒對準了幾位海歸派,冷落了當時的民營企業家、遠東集團董事長蔣錫培,使得他萬分尷尬。高燃看到這一景象,忙問了蔣錫培幾個問題,為他解除了尷尬。采訪結束后,高燃向他講明了自己的請求,蔣錫培一口答應了他,雖然后來因為公司股東的一致反對,蔣錫培沒能如期貸給他1000萬的款項,但他以個人名義借給他100萬的啟動資金,并對他說,“這個項目有風險,但你這個人沒有風險。”雖然后來那個項目以失敗告終,但這鍛煉了高燃很多方面的能力。2005年2月,高燃遇到了當年的清華同學鄧迪,兩個人合并了公司,創立了MySee,12個月后更是融進了1000萬美金的風險投資。
可想而知,如果高燃當初沒有為蔣錫培解圍,他很可能就會被忽視,而他的事業很可能因為資金短缺而半途而廢。盡管,那只是一個微小的機會,但他因為善于體察別人的困境,善于與人打交道,而獲得了一次被賞識的機會,所以獲得了成功。
所以,我們要想擁有更多的機遇,除了自身必須有超高的本領之外,我們還必須學會更好地跟別人打交道。而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注定比中年人有著更多交往的優勢,我們要學會更有效地與人交往,尋找更適合的機遇,這樣才能夠獲得更多的財富。
上一篇:命運是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中的
下一篇:善良為人,只求無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