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付出不要比多少,朋友不要太計較
女人,常常被給人斤斤計較的印象,其實,在朋友之間,有時為“誰付出多了,誰沒有付出”而發生爭執和沖突是正常的,關鍵看你如何處理。不要太計較,一計較就像一盤菜里落進了灰塵,那就難吃了,所以吵歸吵,不能老是抓著問題不放。
你的身邊可能也有這樣一些同事,她們斤斤計較自己的得失,為了一點兒小小的利益就與同事爭破頭皮,從來不肯吃一點兒小虧。而她們似乎也因為自己的“聰明”而獲利不少:比如公司給員工發放一批福利品,最后剩下一件,某個精明的職員就會跳出來,以某種借口將其據為己有,而其他同事也不好意思說什么;又或上司分給部門一個臨時任務,這個員工一看任務有些麻煩,便借故推給其他同事,自己則一身輕松……
這樣的精明,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十分實用,實際上正是與同事相處中的一大禁忌。因為,在與同事相處的過程中,最怕的就是太過認真仔細、斤斤計較。相反,如果能夠在與同事相處時做到寬容別人,那么就沒有處理不好的同事關系,沒有化解不了的恩恩怨怨。
你要讓自己心胸更加寬廣一點,想想這些不同的生活經歷、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性格的人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個或大或小的集體。在這樣的環境里要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本來就不是一個十分容易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多忍讓,不要斤斤計較。
如果你非要認真計較的話,這也很容易,每天你隨便就能找到四五件生氣的事情——被人誣害、因同事犯錯而受連累、遭人冷言譏諷,等等。但是如果你總是把這些事情記在心里,伺機報復,但這種仇恨心理,不單無法損害對方分毫,更會影響自己的情緒,自食其果。
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年輕人脾氣非常不好,動不動就與人打架,因而人們都很討厭他。
一日,這個年輕人無意中游蕩到了大德寺,正遇到一休禪師在講佛法,聽完之后異常懊悔,決定痛改前非,并且對一休禪師說:“師父!今后我再也不與別人打架斗口角了,即使人家把唾沫吐到我臉上,我也會忍耐地拭去,默默地承受!”
“就讓唾沫自干吧,別去拂拭!”一休禪師輕聲說道。
年輕人聽完,繼續問道:“如果拳頭打過來,又該怎么辦呢?”
“一樣呀!不要太在意!只不過一拳而已。”一休禪師微笑著答道。
那個年輕人實在無法忍耐了,便舉起拳頭朝一休禪師的頭打去,繼而問道:“現在感覺怎么樣呢?”
一休禪師一點兒也沒有生氣,反而十分關切地說道:“我的頭硬如石頭,可能你的手倒是打痛了!”
年輕人無言以對,似乎對禪師言行有所領悟。
一休禪師的境界確實了得,可能很多人很難做到這些。但是我們生活在紅塵之中,大度包容的心還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一個人氣量狹小,遇事斤斤計較,就會在生活中處處碰壁,煩惱無限。假如能以實際行動理解、包容別人,那么你也會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包容的。
人生的幸福不在于得到的多,而在于索取的少。凡事斤斤計較的人看似得到的比別人多,其實再多又有何用。當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還不是孑然一身,爭來爭去的無非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而已。何不對別人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斤斤計較,這樣你反而能得到更多意外的收獲和驚喜。
作為女人,也許很嬌貴,也許很單純,也許很浪漫,但擁有一顆寬容之心,才是作為女人的完美之本。愿天下的女人都能擁有一顆善良、寬容的心。寬容是人之博大、人之崇高、人之快慰的優良品德。在這世界構建的新的文明中,愿更多的朋友,能擁有一顆寬容之心,寬厚待人,寬厚至語,寬厚做事。寬容于己不會失去什么,反而可以收獲快樂,收獲成功,會給人間增添多一些的歡樂和溫情。
寬容,能體現出一個人良好的休養,高雅的風度。它是仁慈的表現,超凡脫俗的象征,任何的榮譽、財富、高貴都比不上寬容。寬容是美德,是萬事萬物存在的結果,寬容的背后有著心與心永久與純潔的承諾。寬容地面對生活,面對人生,才會使自己擁有一個平靜從容的生活,才能使自己活得更輕松、更灑脫。寬容別人,其實就是寬容我們自己,多一點對別人的寬容,我們的生命中就多了一點空間,寬容是一種境界。
親愛的女性朋友,讓我們從一言一行開始,修一顆寬容之心吧,愿我們能擁有比海洋還寬闊的胸懷,擁有比日月更長久的幸福。世界因為女人的存在而美麗,女人因為美麗而動人。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寬容的女人永遠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上一篇:從倦怠情緒的循環中走出:發現工作的樂趣
下一篇:你不是貴族,但可以活得高貴